近来,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一项名为《超宽带(UWB)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的新规,旨在优化UWB设备的管理和技术标准。
新规在管理策略和技术规范上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管理策略方面: - 准入门槛提升:UWB设备需取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从源头强化了对设备的管控。 - 无需执照,但限制干扰:UWB设备无需无线电台执照,但不得对合法的无线电台(站)造成有害干扰,也不应提出保护要求。 - 特定区域禁用:禁止在射电天文台周边1公里内及航空器(含无人机)上使用UWB设备,以保护相关无线电业务。
技术规范方面: - 定义明确:UWB设备被界定为发射信号带宽(-10dB带宽)不少于500MHz的无线电设备。 - 频率范围调整:UWB设备的工作频率被限定在7163-8812MHz区间,较之前的规划有所增加,提供了更多通信资源。
此外,关于此次政策的落地对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增频谱资源:相较于之前征求意见时的7235-8750MHz,正式版本扩大了约100MHz的频谱资源,对通信领域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增量。
缩减频谱原因: 1. 5G/6G发展需求:随着5G/6G技术的推进,中频段的频谱资源变得紧缺,为5G/6G系统分配更多频率资源成为必要。 2. UWB设备属性界定:工业与信息化部于2019年更新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目录中,未包含UWB设备,需要明确其属性及管理方式。 3. 产业发展适应性:政策制定旨在满足产业需求,促进UWB技术的早期预期形成。
对应用市场的影响: - IoT行业:UWB频谱的变化对该行业影响显著,特别是在设备迁移至新版规定许可的频率区间上。 - 缓冲期安排:为确保平稳过渡,规定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允许在此前符合旧规定但不满足新规定技术要求的设备继续使用,直至报废。
芯片市场机遇: - B端市场:政策驱动下,方案商可能需要更换芯片方案,为国产芯片提供了更多参与机会。 - 其他市场:如IoT消费级、手机、汽车市场,由于新方案通常覆盖新版规定的频率区间,影响相对有限。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对原文的改写,旨在保持原文的核心信息和结构,同时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以确保与原文在语言风格上有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