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总规模已跨越200亿美元门槛,其中新装机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超过50%。这一显著成就得益于上海等地机器人产业链的全面构建,以及相关企业的快速扩张。
上海作为机器人产业的领头羊,已成功构建起一条涵盖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及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了超过300家相关企业。这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60个行业大类,稳坐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宝座。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造机器人”的概念正逐步在包括上海、南京在内的多家企业中落地实施,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新动力。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国涌现了众多世界级领军企业,如大疆、科沃斯等,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亦涉足其中,共同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繁荣。
按照中国电子学会的分类标准,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生产制造,如焊接任务;服务机器人则服务于非制造业领域,如家用清洁;而特种机器人则聚焦于救援、无人机等专业领域。
近年来,中国持续占据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地位。据预测,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接近336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约14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约12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约66亿美元。在中国市场,机器人规模预计可达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46亿元,占整体53%,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03亿元,占比36%。
此番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也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