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能“听声辩位”了!听到呼救声就能定位求助者
作者头像
  • 吕蓓
  • 2021-06-21 00:00:00 3156

新闻概要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通讯、信息处理与人机工程研究所(Fraunhofer FKIE)宣布,成功研发一款具备特殊功能的无人机,它能够通过声音定位遇险者。这款无人机装备了人工智能软件及微型数字麦克风阵列,能识别并追踪人类求救尖叫声的方向,显著提升救援效率。

科技创新

无人机配备的两件核心装备包括一种基于声音特征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和由微型数字麦克风组成的阵列。该系统能在较短时间内覆盖较大区域,尤其适用于难以到达或有障碍物遮挡的情况,如坍塌建筑现场。相较于传统地面救援队伍和训练有素的搜救犬,无人机能更迅速、更广泛地展开搜索。

救援应用与拓展

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限于拍摄受损建筑的航拍图像,还能搭载热成像设备扫描生命迹象,甚至向偏远灾区运送医疗物资及其他必需品。此外,无人机技术正不断进步,比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正致力于研发使用气味定位生还者的无人机,而美国航空航天公司则专注于开发能识别动物位置并与救援队伍共享信息的无人机。

听力辅助:挑战与解决方案

面对空中声学定位的挑战,即区分人类求救声与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声音(如动物叫声、风声),以及识别特定行为(如踢腿、鼓掌)以吸引注意,FKIE团队研发的无人机旨在精准识别真正的求救信号。通过收集人类尖叫声、敲击声及其他求助信号,研究人员分析声音频率以找出共通特征,并以此训练AI,有效过滤背景噪声,如无人机旋翼声。

技术细节与创新

无人机采用的是能在智能手机上获取的微型麦克风,保持了设备的轻巧与灵活性。特殊的“鸦巢阵列”(CNA)麦克风布局结合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求救者声音定位的精确度。正确选择阵列中麦克风的数量与分布对于定位精度至关重要。

成功测试与未来展望

FKIE团队已成功在户外环境下验证了无人机的定位能力,从发出声音到准确定位仅需数秒时间。下一步计划是在原型机中加入更高频段的麦克风,以捕捉更多声音类型,进一步提升识别效果。

声音增强无人机的普及

无人机凭借其体积小、成本低、操作便捷及适应恶劣环境的优势,在救援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红外探测器、雷达和现在新增的听觉传感设备的集成,无人机将在灾害救援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提高识别成功率并加速救援进程,从而减少潜在损失。

结语

通过技术创新,无人机正逐步成为救援行动不可或缺的伙伴。从视觉到声音,无人机的技术不断扩展,为提高救援效率、扩大覆盖范围和增强识别准确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无人机将在更多紧急情况中展现其价值,为生命救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吕蓓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声辩求助者呼救声机能无人听到定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