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时代到来,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人才问题逐渐显现!
作者头像
  • 郑爽
  • 2021-07-08 17:17:00 3023

"智能+"时代下的机器人产业:现状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逐步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与支持,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旨在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速推进整个行业的自主发展。

国产机器人崛起

得益于长期的技术积累与政策扶持,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从初期阶段迈向成熟,成为推动新一代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激励下,机器人成为各行各业竞相追逐的焦点。工业、服务及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中,工业机器人作为市场主力,其发展势头尤为强劲。

工业机器人领跑

自2012年起,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逐年攀升,至2020年达到237,068台,较前一年增长19.1%。2021年上半年,产量更是同比增长73.2%至136,405台。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发展趋势乐观。

多元化布局

在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中国企业如新松、大疆、埃斯顿、国辰机器人等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这些企业在应用场景和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机器人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与挑战并存

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然而,行业发展中也面临着人才短缺和核心技术瓶颈的问题。人才资源的匮乏与高新人才流失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

解决之道

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从教育、政策、企业三个层面共同发力。教育机构应增设相关技术课程,培养更多高新技术人才;政府应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减少人才流失;企业应举办培训活动,促进员工技能升级。

针对技术创新,政府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科研机构应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未来展望

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借助科技巨头的力量,通过建立人才与科研培训体系,强化自身竞争力。面对人才与技术挑战,持续投入和创新将是关键。一旦克服这两道难关,中国机器人产业将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占据领先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郑爽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机器人显现逐渐随着到来我国智能时代人才问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