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专栏之栈板识别
作者头像
  • 王晴
  • 2021-10-15 13:57:00 3119

栈板识别技术详解与应用

引言

欢迎探索我们的第二篇技术专题文章——《栈板识别》,本文将深入解析栈板识别的各项关键技术和应用实例,旨在为您的仓储自动化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使用场景

在工业环境中,利用自动化搬运车辆(AMR)进行货物搬运是常见操作。为确保高效、精准的货物转移,尤其在工厂仓库内部无固定设备以维持托盘一致布局的情况下,栈板识别技术成为关键。此技术借助视觉辅助手段,精确确定托盘位置,通过AMR的调整实现精准叉取。

相机配置与标定

我们采用图漾FM851-RI相机,专门用于AMR的栈板识别功能。此相机利用双目结构光技术获取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识别栈板的独特几何特征来定位。相机通常安装在叉车的中央区域。

步骤1:登录Roboshop Pro,选择“相机网络配置”,并确保通过以太网连接相机。刷新界面,修改IP地址至预设的192.168.192.xxx,完成配置。

步骤2:进行相机外参标定,依据指定链接下载标定支架图纸,并正确安装。标定支架需紧贴地面,确保垂直,同时与货架腿垂直。在支架上粘贴两个二维码,左侧ID为0,右侧ID为1。

参数配置:在参数设置中输入二维码的中心高度、距离中心的X轴距离、大小、两个二维码中心间的间距。在Roboshop中确认相机类型不勾选3Dcamera,保存后进行标定。标定成功后,可访问相机安装位置的参数。

识别文件与叉取操作

配置识别文件时,需在Roboshop的识别文件选项中选择“pallet”,并调整宽度、高度、孔宽、孔高、孔间距等参数。栈板的高度指支撑柱至地面的距离,且厚度至少需3cm以上,以确保有效识别。

摆放要求:栈板与机器人的坐标偏差应小于20°,水平偏差小于30cm。栈板与相机距离应在1至3米之间。

叉车运动参数:配置识别规划的前置和后置距离、路径速度以及单条路径的正切阈值。合理设置这些参数,避免货物识别错误或叉车位置判断失误。

实施步骤

完成配置后,将识别模型文件(pallet文件)应用于栈板点位的前置点属性中。随后,选择栈板位置的AP点,配置执行动作,执行Load操作。成功识别后,机器人将自动前往AP点进行叉取。

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高效实现栈板的自动化识别与叉取,提升仓储管理的效率与精度。希望本文提供的技术指南能为您的自动化系统优化提供助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王晴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识别栈板专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