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人配备了新式武器,可实现1.2千米精准狙击,听起来可不像好事
作者头像
  • 杨婉倩
  • 2021-10-18 13:46:00 3026

在近期的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示了众多前沿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包括在复杂环境中自如行进与执行任务的四足机器人,以及集路径规划、自动巡航功能于一身的防疫安防机器人,还有实现人机协同进化的多智能体博弈训练平台MaCA,这些展品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彰显了中国在特种与军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成就。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协会年会上展出的一款名为SPUR的创新“智能化枪械”——一款外形独特、重量仅为7.7公斤的四足机器人,配备了30倍光学变焦热像仪,可在夜间锁定目标。该设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配备的狙击步枪,专门设计用于远程精确射击,射程可达1.2公里,搭载10发弹匣,具备高精度瞄准能力。

过去,此类机器人已应用于排爆、巡逻、危险化学品探测及空军基地战略位置评估,以增强防御力量。它们不仅装备了常见的视觉和听觉传感器,还能通过监测电机电流微弱变化来调整行动,确保精准响应。研发团队强调,尽管其性能强大,但仅限于防御用途,同时也适用于工业、采矿、能源、建筑、物流与公共安全领域。

然而,随着“机器狗”集成武器,其功能扩展至快速响应各种威胁,能够在狭窄空间内行动,减少人员伤亡,这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然而,这一转变也引发了一系列担忧,尤其是在技术可能被滥用或误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测的危害。目前,SPUR仍处于争议之中,尚未正式投入使用,其智能化与自主性水平尚不明确,但潜在的不可控风险不容忽视。随着类似技术的普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人权等复杂问题值得深思。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杨婉倩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千米新式狙击精准机器人配备好事可不武器起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