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国股市风向标显著转变,传统“大白马”类股票表现平平,而小市值股票则展现出惊人活力。其中,双环传动(002472.SZ)与绿的谐波(688017.SH)两家公司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均在减速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机构的关注。这一现象背后,不仅揭示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凸显了减速器作为关键零部件在全球产业布局中的重要角色。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主线,“机器换人”策略在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760.9亿元,预计至2025年将攀升至336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5%。然而,工业机器人虽具潜力,却面临核心技术被外资主导的挑战。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成本结构中,上游核心零部件占比远超本体制造,其中减速器成本占比接近一半,国产化率仅为个位数,这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减速器作为连接动力源与执行机构的桥梁,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关系到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的性能,也是衡量精密制造水平的关键指标。随着政策推动,如《中国制造2025》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内企业如绿的谐波、中技克美等已在精密减速器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和量产,逐步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减速器根据控制精度分为一般传动减速器与精密减速器。精密减速器以其低回程间隙、高精度、长寿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被认为是精密制造的顶峰。市场格局方面,日本企业哈默纳科和纳博特斯克凭借在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领域的优势,占据了全球精密减速器市场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已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面对全球竞争格局,国产减速器正迎来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成本压力的增加以及芯片产业的教训,国内企业开始转向采购研发设计水平高、精加工工艺先进的国产精密减速器;另一方面,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国产减速器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应用范围从工业机器人扩展至数控机床、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为国产精密减速器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减速器领域,国内多家企业正崭露头角,其中包括:
绿的谐波:作为谐波减速器行业的领头羊,绿的谐波在国内外市场均有广泛应用,与ABB、通用电气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销售毛利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业绩稳步增长。
双环传动:作为齿轮行业的龙头,双环传动在新能源汽车齿轮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尽管RV减速器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低,但增长势头强劲,尤其在新能源齿轮业务上表现亮眼。
中大力德:作为一体化业务平台的代表,中大力德涵盖了减速电机、减速器等多个领域,其产品已批量销往国内外市场,终端客户覆盖了多个行业。
秦川机床:专注于机床主机和零部件业务的秦川机床,在RV减速器领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与国内主要机器人制造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显示出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企业在减速器国产替代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推动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也为全球制造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减速器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部件,其国产替代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随着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中国减速器产业正逐步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不仅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全球产业链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