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仿生科技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芬兰坦佩雷大学轻型机器人团队的创新,他们推出了名为“精灵”的全新设计。这是一种以光响应材料构建的飞行机器人,具备依靠风力飞行并受光控制的独特能力。
该“精灵”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源自蒲公英种子,蕴含丰富的生物启发特性。其独特的轻量化(每单位仅为1.2毫克)和高孔隙率(高达0.95)结构使其能在有风环境中轻松飘浮。稳定的涡流分离机制为其提供了远距离风力辅助飞行的可能性。
除了轻巧的特点外,该机器人还能通过光能实现供电与控制,如激光束或LED灯。借助光能,用户能够调整微缩的蒲公英状结构形态,从而适应不同的风向和风速。光束还能精确操控聚合物组件的起降过程。
考虑到其尺寸微小,对操作精准度的需求随之提升,研究团队正致力于提高材料敏感度,以确保设备在阳光下有效运行。未来规划还包括扩展机器人的结构规模,使其能够承载GPS、传感器等微电子设备以及生化物质。
该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农业领域。成千上万的“精灵”机器人,模拟自然界的蒲公英传播花粉,借助风力自由移动,随后在光线引导下定向至特定区域完成授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