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举行的投资者日活动中揭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壮志,尤其在机器人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指出,特斯拉汽车实质上就是行走的机器人,在现实世界的人工智能领域,特斯拉处于无人能及的地位。
马斯克进一步阐述,特斯拉在制造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其标志性产品“擎天柱”(Optimus)。他认为,基于特斯拉现有的电器电子架构、电池包、电动马达等汽车部件和技术,构建出像“擎天柱”这样的人形机器人并非难事。尽管存在一些尚未掌握的核心技术,但特斯拉已经掌握了大量关键制造知识。
马斯克展望了人形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前景,预计未来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比例将大幅增长,甚至可能会超过人类的数量。他坚信,人形机器人的广泛运用将极大地丰富人类社会的形态。
特斯拉展示了关于“擎天柱”的最新视频,相较于之前的演示,这次展示的机器人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能够自如行走。马斯克承认,去年的演示中,“擎天柱”表现不佳,但他对未来的改进充满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示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机器人,而是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的场景,体现了特斯拉在机器人集成技术上的进步。
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负责人阿什库尔·艾卢斯瓦伊在活动中强调了自动驾驶对于可持续未来的战略意义。他指出,自动驾驶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交通效率,还能促进汽车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车辆闲置。艾卢斯瓦伊重申了马斯克在“秘密宏图”第二篇章中的观点,即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未被充分利用的汽车可以转化为共享资源,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特斯拉在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方面采用了全新的方法,使得公司能够在复杂规划问题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了克服人工贴标带来的局限性,特斯拉正在研发自动贴标系统,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马斯克预测,从长远来看,特斯拉的机器人业务可能超越其汽车业务,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点。这一前景依赖于机器人能否承担起目前由人类完成的劳动任务。
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具备显著优势。首先,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其次,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此外,人形机器人在养老、居家服务、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和不断迭代,我国在关键零部件如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等领域的能力有望迅速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展现出巨大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国产机器人供应链的优化升级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机器人品牌的崛起,增强全球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不仅拥有技术创新的基础,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具备引领全球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