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近期,资本市场略显平缓,大盘在低位波动。然而,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聚焦于某一板块,那就是“减速器”。提及减速器,不得不提到它背后的“幕后英雄”——人形机器人。近年来,特斯拉的Optimus和英伟达的NVIDIA VIMA引领了一场人形机器人热潮。马斯克在去年的特斯拉AI日会议上预言,全球机器人需求有望达到100亿台,这为Optimus的加速渗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无疑推动了关键硬件——减速器的创新与进步。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组件,减速器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减速器的赛道,探索其投资潜力。
一、龟兔赛跑的启示
减速器的分类繁多,RV和谐波减速器因其独特优势备受市场青睐。RV减速器结构复杂,但拥有强大的承载能力;而谐波减速器则以其小巧轻便和较高的成本效益,广泛应用于精细领域。
随着人形机器人热度的攀升,减速器领域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产业竞争愈发激烈。如巨轮智能,凭借自主研发的RV减速器,其精度稳定、效率出众,技术实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正积极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份额。秦川机床攻克了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核心技术,预计今年减速器业务营收将增长30%以上。
此外,德迈仕、中大力德等企业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精密减速器产品,旨在紧跟市场需求,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体验垄断的滋味
要解答减速器国产化进程的疑问,不妨聚焦于“战斗机”级别的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技术密集,行业壁垒高,应用广泛,包括数控机床、光伏设备、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专利技术分布显示,材料、齿形和轴承工艺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也决定了其较高的毛利率。
全球市场,哈默纳科占据主导地位,其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82%,几乎是一家独大。ABB、库卡等知名厂商均是其客户。国内的绿的谐波则占得7%的市场份额,为中国减速器产业争光添彩。
垄断局面的形成,源于哈默纳科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持续的研发投入。通过优化齿形设计,突破扭矩限制,其产品性能显著提升,毛利率长期维持在40%以上,展现出其在全球的专业领先地位。同时,哈默纳科坚持客户导向的战略,涉足多元行业,有效分散了单一行业风险,保证了业绩稳定性。
相比之下,绿的谐波虽在规模化和自动化生产方面取得进展,但在人均产值、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控制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三、市场扩容与机遇
减速器市场广阔,其中工业机器人领域尤为瞩目。据统计,去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对谐波减速器的需求量约为55万台,且小负载机器人对谐波减速器的需求量更高。考虑到行业壁垒较高,量价齐升的趋势有望持续。
据专业预测,至202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谐波减速器需求量将增长至约170万台,复合增长率超过25%。在市场扩容的大背景下,面对全球需求激增的挑战,国内减速器制造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总结
减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关键部件,其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潜力不容忽视。无论是技术突破、市场拓展还是供应链优化,都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多重机遇。然而,面对哈默纳科等国际巨头的强势竞争,国产减速器企业在技术、成本控制及市场布局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