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终极形态,人形机器人开辟出两条战线
作者头像
  • 杨帅
  • 2023-06-23 09:22:12 3098

导读:AI新浪潮下,科技巨头的机器人战略

在ChatGPT引发的AI技术新浪潮中,包括华为、英伟达、OpenAI、腾讯、小米、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纷纷聚焦于机器人产业,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被视为AI技术的最终形态。在AI的驱动下,服务型机器人与工业型机器人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

科技巨头的机器人布局

  • 华为:不仅宣布全面投资机器人产业,还展示了其在人机对话领域的最新成果——一项名为“一种人机对话的系统和方法”的专利。该专利涵盖了能够自适应生成准确回复的对话机器人系统。

  • 英伟达:在2023年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推出了全新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Isaac AMR,展示了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

AI浪潮下的机器人市场

  • 多领域巨头加码:在AI技术的推动下,包括OpenAI、腾讯、小米、谷歌等公司均加大了对机器人产业的投资,凸显了“人形机器人或许是AI的终极形态”这一观点的影响力。

  • 市场分类:尽管服务型机器人受到更多关注,但工业型机器人市场更为成熟。在AI技术的催化下,服务型机器人与工业型机器人都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趋势。

工业型机器人:AI助力国产化升级

  • 市场规模与前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化应用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

  • 市场动态: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1.7%,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22%。

  • 产量与分化:工业机器人产量虽有增长,但增速放缓,部分企业面临利润压力。国产化率从30%左右提升,部分企业借助性价比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服务型机器人:AI引领产业新纪元

  • 市场突破:AI技术的不断演进推动了服务型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使其在医疗、零售、酒店等行业取得显著市场突破。

  • 多样化应用:从医疗手术、物流配送到导引、外骨骼、协作和聊天陪伴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正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 渗透率与增长: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从儿童陪伴到清扫、综合服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渗透率虽低但增长速度快。

  • 技术挑战与机遇:家庭服务机器人研发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场景复杂性,但AI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与人更紧密的互动与服务。

结语:AI与具身智能的未来之路

黄仁勋提出的AI下一阶段将是具身智能,即AI系统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范,正引领科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面临标准化、创新成本和产业生态等方面的挑战,但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总览

在AI技术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从自动化到具身智能的深刻变革。无论是工业型还是服务型机器人,都在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寻求更广泛的市场渗透。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科技巨头与创业团队正携手前进,共同绘制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蓝图。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杨帅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人形战线开辟机器人形态终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