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机器人融合发展打开稀土磁材需求成长空间!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作者头像
  • 杨德义
  • 2023-07-09 07:51:58 3001

导读:

2023年7月8日 —— 根据相关法规,商务部及海关总署宣布自本月起,对镓、锗关键物资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此决定旨在规范供应链管理,保障国家安全。据媒体报道,业界人士担忧,作为全球最大稀土供应国,中国未来可能对稀土出口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


当前动态:

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于7月6日在上海拉开帷幕,汇聚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等多方面的创新成果,涵盖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多个前沿领域。期间,发布和展示的新品数量超过30款,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


行业趋势:

高性能钕铁硼磁材—— 这种材料是机器人伺服系统的基石,占工业机器人成本近七成,其中伺服电机成本占比约为20%。以特斯拉为例,其每台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约为3.5公斤。据预估,随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在2023年达到100万台,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所需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总量将攀升至3500吨,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市场分析: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 预计从2020年的49万台增长至2025年的113万台,每台机器人平均消耗25公斤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到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总量预计可达2.84万吨,较2020年增长18.1%。


行业展望:

AI与机器人融合—— 引领稀土磁材需求的新增长点。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因其卓越性能受到市场青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节能电机等新兴领域,机器人行业的需求则成为其新的亮点。早在2023年初,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强调了至2025年工业机器人密度翻番的目标。


市场反应:

中科磁业—— 在二级市场表现亮眼,周三收盘时股价上涨20%,一周内累计涨幅高达59%。


产业链全景:

稀土磁材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和出口国,形成了以宁波、京津、山西、包头、赣州为主的产业集群。当前,中国共有约200家磁材上市公司,其中六家——金力永磁、宁波韵升、中科三环、英洛华、大地熊、正海磁材,合计毛坯产能有望达到19万吨,新增产能为11.1万吨。


技术革新:

稀土永磁材料—— 第三代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性能优越,成本低廉,广泛应用在电力消耗巨大的电机领域,相比传统电机,可节省高达15%至20%的能源。此外,它们在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风力电机、电动自行车以及智能手机电子元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满足消费者对于轻量化、小型化的偏好。


需求预测:

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 估计至2025年将达到15.8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2.32%。全球高性能钕铁硼供给预计将增长至13.0万吨,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2.84万吨。


相关上市公司:

涉及稀土永磁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括中科磁业、英洛华、金力永磁、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各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和业务布局各有特色。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稀土磁材需求迎来新机遇。中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与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共同推动着这一领域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挑战。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杨德义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磁材稀土梳理机器人上市公司受益融合需求打开成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