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蓝海冲锋,SRT完成1.5亿融资,大秀“软”实力!
作者头像
  • 飞机机器人
  • 2023-08-15 08:33:00 3025

SRT:软体机器人科技的破冰者与领航者

近期,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RT)在融资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连续完成两轮融资,总额高达1.5亿元人民币。其中,C轮融资由金石投资领投,而C+轮则吸引了神骐资本和灼星基金的投资。星涵资本则担任了SRT的长期独家财务顾问,见证了这家公司的成长轨迹。

01 从北航教师到创业英雄:勇敢探索未知

SRT成立于2016年,由高少龙及其团队创立。高少龙毕业于北航机械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美国的四足软体机器人,这激发了他的兴趣,点燃了他心中的创新火花。

面对国内软体机器人研究的空白,高少龙和他的三位北航校友毅然决然地选择创业,投身于软体机器人研发的蓝海,为整个行业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们克服了从零开始的挑战,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传奇。

02 破解自动化最后难题:软体机器人的革命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模仿生物软体结构与功能的新型智能机器人,它们利用柔性材料和驱动技术,实现高度柔软、可变形及对物体无损伤的抓取。相较于传统的刚性机器人,软体机器人在自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对于柔性、异形、易损产品的抓取,传统机器人难以胜任。

长期以来,工业自动化领域一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柔软易损的物品。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当前工业自动化仅解决了大约3%-4%规则、刚性物品的搬运问题,而96%的柔性、异形、易损产品依然依赖人工操作,极大地限制了制造业的自动化进程。

软体机器人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它们凭借柔软、可变形的特性,能够适应各种形状、尺寸、材质的物品,显著提升了自动化范围,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厘米”的挑战。在食品加工、电子产品组装等多个领域,软体机器人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不仅减少了物品损伤,还实现了高效、精准的自动化处理。

03 技术与市场的双重丰收: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

经过七年的发展,SRT在柔性夹爪等多个软体机器人产品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8个核心矩阵,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优势,并拥有多项国际专利。公司商业化规模迅速扩大,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生鲜、3C、半导体、汽车等行业,与众多行业领导者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的企业数量超过500家。

从一张白纸起步,SRT如今已成为全球软体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其在资本市场的持续获得认可,以及近1.5亿元融资的取得,不仅反映了SRT的技术实力和商业价值,也预示着软体机器人领域无限的市场潜力。

04 结语:未来的广阔与挑战

软体机器人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涉及材料科学、控制工程、仿生学等多个领域,其技术迭代速度之快令人瞩目。软体机器人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不断提高,预示着其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除了传统工业制造之外,软体机器人在医疗康复、服务机器人、军事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有望为相关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然而,软体机器人行业仍面临系统集成、能源供应、运动控制等技术挑战,距离“完全体”尚需时日。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软体机器人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SRT作为行业内的先锋和领航者,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软体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涌现,以及更多企业和资本的加入,共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时间将见证这一过程的精彩。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飞机机器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冲锋巨人融资实力完成蓝海SRT1.5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