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功打印新型液晶弹性体,为智能软机器人带来新灵感
作者头像
  • 霍旦
  • 2023-09-13 17:53:20 3017

导读:

3D/4D打印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展现出卓越优势,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它赋予了产品设计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与定制化能力。4D打印更进一步,赋予了静态3D物体动态刺激响应性能,为智能结构与自动化组装提供了可能。

创新突破与应用前景:

  • 高度定制化与柔性生产:3D打印支持个性化定制,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简化组装流程。
  • 复杂几何与精细结构制造:通过数字化手段,3D打印能够制造出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复杂形状和内部结构。
  • 一体化加工:减少后续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与成本效益。

多领域应用:

  • 医疗:个性化医疗器械,如自展功能支架、药物缓释系统。
  • 建筑:高效建筑元件与自适应结构设计,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航空航天:轻量化可变形部件,如自展机翼与太阳能帆板。

智能软材料的革新:

  • 液晶弹性体(LCEs):通过4D打印技术,实现光致变色与光热制动性能,为软体机器人、光学传感等领域提供新材料。

发展挑战与解决方案:

  • 材料与性能限制:多数4D打印LCEs依赖热响应机制,功能单一,缺乏多样性。
  • 创新解决方案:开发可打印光致变色TiNC/LCE复合墨水,通过4D打印技术实现材料的可编程性与功能性。

科研进展与展望:

  • 材料开发:聚焦复合墨水的性能优化,确保打印材料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 结构设计:优化微观与宏观结构,最大化材料性能。
  • 工艺优化:调整打印参数,确保高质量打印。
  • 性能测试:验证材料特性,推动应用创新。

技术挑战与解决策略:

  • 挤出难题:通过加热套改进打印装置,实现墨水连续挤出。

实验成果与后续研究:

  • 论文发表:《具有协同光致变色和光致动的可重新编程液晶弹性体的4D印刷》在《先进材料》杂志上发表。
  • 研究方向:深化结构设计,探索软体机器人应用;拓展材料功能,如选择性光波反射与力致变色。

团队背景与合作:

  • 科研团队:依托新加坡3D打印中心与惠普-南洋理工大学数字制造联合实验室,拥有丰富研究经验。
  • 应用与专利:与企业合作开发3D打印高分子复合材料,共同申请国际专利。

结语:

3D/4D打印技术正逐步突破传统界限,通过创新材料与设计,为多个行业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未来的探索将围绕材料性能的增强、结构设计的优化以及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为智能材料领域开辟广阔前景。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霍旦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弹性体机器人科学家灵感液晶新型带来智能成功打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