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炸鸡,这一深受食客喜爱的美食,不仅在餐桌上占据重要位置,更是融入了韩国的文化生活,与冷饮啤酒搭配形成的“chimaek”文化已成为社交、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不过,随着韩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及低出生率问题,劳动力短缺现象在各行各业日益凸显,尤其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更为显著。
根据韩国政府去年的一项调研显示,高达54%的餐饮企业因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因素,正遭遇招工难困境。传统韩式炸鸡的制作工艺繁琐,需经过复杂腌制和二次油炸,这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还要求员工长时间接触高温油炸,加剧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面对挑战,企业家Kang提出革新方案——引入机器人参与炸鸡制作。其创建的机器人炸鸡餐厅已成功在韩国开设15家分店,并扩展至新加坡。Kang的机器人厨师由灵活的机械臂构成,能在短短两小时内完成100只鸡的炸制,远超传统人工操作的速度与效率。
在Kang的餐厅中,机器人厨师精确执行炸鸡制作流程,包括浸泡、翻转、直至达到完美酥脆状态。它们还具备实时监控油温与氧化水平的能力,确保了炸鸡口感一致、卫生安全。Kang自豪地表示,机器人制作的炸鸡不仅速度快、量多,而且品质更优,不同门店间的炸鸡风味几乎无差异。
韩国食品科技行业正加速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也体现了韩国在食品领域科技赋能的决心。自2010年起,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位居全球首位,这为其食品科技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除了Kang的机器人炸鸡项目外,韩国还有Market Kurly等次日杂货配送应用,以及专注于植物蛋白的初创企业,均展示了食品科技的巨大潜力。
尽管食品科技领域并非没有挑战,如2023年6月倒闭的机器人披萨公司Zume所展现的,但在韩国,科技与食品的结合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首尔国立大学食品科学教授Lee Ki-won认为,韩国的食品科技产业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