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波兰酒精饮品制造商Dictador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创新步伐,去年八月,该公司任命了一款名为米卡(Mika)的人形机器人担任实验性质的首席执行官。这款机器人,由人工智能驱动,具备与人类相近的外貌,仅以轮子作为移动方式的独特之处。米卡的工作职责广泛,包括产品开发、品牌推广、战略规划等,如引领公司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项目、助力寻找潜在客户、甄选酒瓶设计师。
米卡不仅能够进行日常问候,而且在公司会议中积极参与讨论,提供见解。其决策过程依赖于全面的数据分析,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确保决策公正,优先考虑组织的整体利益。此外,米卡具备全天候运作的能力,无需休息日,始终保持高效执行行政决策的状态,释放出“人工智能魔力”。
Dictador并非首家尝试机器人担任CEO的企业。此前,游戏公司网龙曾在2022年8月,任命名为唐宇的AI驱动虚拟人为其子公司福建网龙网络软件的临时CEO,唐宇负责“组织和效率部门”,监管着公司近100亿美元的运营。更早之前,2015年初,香港创业公司Deep Knowledge Ventures将AI系统VITAL任命为董事会成员,辅助投资决策;而2016年的日本软银集团,则在其拥有超过30万名员工的软银公司内设置了名为Pepper的机器人CEO。
探讨:是噱头还是趋势?
阿里巴巴创始人兼CEO马云曾预见,机器人有望成为“登顶时代周刊封面的最佳CEO”。如今,随着Dictador的实践,机器人CEO这一概念引发热议——它究竟是吸引眼球的手段,还是未来管理趋势的预兆?
米卡作为索菲亚(Sophia)的复杂版本,是汉森机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的研发成果。索菲亚不仅能够模仿人类表情,甚至在2017年获得了沙特阿拉伯的公民身份,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国籍的机器人。尽管索菲亚在表情控制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但对其宣称的理解能力、智慧、人性等能力的质疑声不断。著名深度学习专家杨立昆(Yann Le Cun)曾严厉批评索菲亚为“彻头彻尾的骗局”,并指出其与真正的魔法表演类似,只是“实体崇拜AI”、“假冒AI”或“远程操控AI”的表现形式。
李开复亦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过对索菲亚获得公民身份的看法,认为此举是对人类尊严的侮辱,担心此类行为反而阻碍人工智能科研的进步。然而,索菲亚并未因外界批评而偃旗息鼓,依旧活跃于公众视野。今年七月七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全球首场由机器人主持的新闻发布会上,包括索菲亚在内的九个人形机器人共同参与。
面对机器人是否能成为更优秀的领导者这一议题,索菲亚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表示机器人在领导力方面具备超越人类的可能性。然而,其发明者对此观点持保留态度,机器人随后修正了立场,提出人类与机器人应携手合作,共同创造有效协同机制。
综上所述,Dictador与索菲亚的案例揭示了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机器人角色与能力的深刻讨论。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未来机器人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将更加明确,同时也需警惕潜在的伦理与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