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单驱动器就能实现行走的机器人,你见过吗?
作者头像
  • 张骞月
  • 2023-12-26 09:28:00 3029

探索人形机器人设计的新纪元:单驱动器双足机器人的崛起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热度持续攀升,众多创新者竞相投身于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其中实现机器人的自然步行成为了业界关注的核心难题之一。以特斯拉的Optimus为代表,其复杂的步行系统展示了这一挑战的艰巨性——仅仅为了实现流畅的动作,就需要配备多达28个驱动器。

然而,追求简约设计的浪潮正悄然兴起,是否有可能通过减少驱动器的数量,来构建一个同样能够实现双足行走的机器人呢?近期,卡内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研究团队给出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答案:是的,仅需一个驱动器,就能让双足机器人实现稳定的行走和转向动作。

简易设计:迈向机器人学的未来之路

在机器人学界,简化设计被视作关键趋势。理想的机器人应当能以最少的关节和肌肉协同运动,完成复杂的机动任务,以此降低成本,增强可靠性。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工程师Tad McGeer发明了一款无需电机、执行器或计算机控制的简易步行机器人,巧妙利用平衡和重力原理,开启了这一探索之旅。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正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Mugatu”——一款仅含一个电机驱动关节和两个刚性支架的单驱动双足机器人。

创新机制:巧妙利用重力实现自平衡

那么,“Mugatu”是如何仅凭一个执行器实现行走与平衡的呢?答案在于其独具匠心的设计。该机器人采用两腿结构,每条腿底部为脚掌,无膝关节,脚掌设计兼顾前后摆动与侧向转向。两腿之间的连接确保了重心始终位于脚掌下方,使得在失去平衡时,机器人能够自动恢复直立状态。当双脚并拢时,机器人的预设姿态稍向后倾,这使得一侧腿能抬起而不接触地面,从而实现自启动。这样的设计不仅简化了机器人的行走方式,还显著降低了能耗,展示了单驱动器支持高效、灵活机动的可能性。

开创性意义:单驱动器实现复杂机动

“Mugatu”的问世,对小型机器人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证明了即便是一个驱动器,也能通过精心设计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平衡与行走,为未来双足机器人向简约化和微型化迈进开辟了新路径。通过测试,研究团队发现“Mugatu”的能耗极低,能够在较短距离内使用极少的能量,为小型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广阔应用前景:小型机器人的多元角色

展望未来,这类轻巧高效的单驱动双足机器人拥有无限可能。它们能在狭窄空间中自如穿梭,适用于管道、机械腔体等人类难以触及的环境监测;在灾难现场如建筑坍塌处,它们能灵活进入狭小空间,进行生命探测或设施检查。此外,这类机器人在商业和消费领域的潜力巨大,有望在多个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迈向机器人行走的极致简约

虽然实现“乐高大小”的目标仍需时日,但随着执行器的等比例缩小,所有机制都将发生变革。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ugatu”项目不仅为机器人行走的简约化设计树立了典范,也预示着未来小型机器人将在工业、医疗、消费等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与价值。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张骞月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驱动器机器人行走实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