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团队发布新机器人Mobile Aloha,人形机器人将迎来产业元年?
作者头像
  • 离境
  • 2024-01-08 20:17:10 3085

导读:

全球科技界聚焦于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领域的新突破——斯坦福大学与谷歌DeepMind团队合作开发的通用机器人Mobile ALOHA。这款能够独立完成炒菜、做家务等日常任务的机器人,引发了广泛关注,预示着人形通用机器人的时代或许即将来临。

在一段加速演示中,Mobile ALOHA展现了其流畅而高效的技能,从炒虾、清理桌面到水洗盘子、整理桌椅,无一不是非标准化动作的完美执行。经过团队精心训练,该机器人在完成炒虾、存放锅具、呼叫电梯等复杂任务时的成功率达到了90%。此外,通过远程操作系统,用户能够操控机器人执行一系列家务活动,包括洗衣、自动充电、使用吸尘器、浇水植物、装载和卸载洗碗机、操作咖啡机等。

科技革新与成本考量:

Mobile ALOHA的开发成本仅为3.2万美元,远低于市场上同类双手机器人的20万美元,这使得其整体解决方案完全开源,包括3D打印在内的所有软硬件安装教程均可获取。这一价格优势意味着未来可能涌现出更多基于类似技术路径的低成本人形机器人方案。

国际竞争与本土进展:

国际科技巨头如特斯拉的Optimus系列也在追求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而在中国,优必选公司已推出最新一代产品Walker X,具备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以及全方位的感知系统,能在智慧工厂和大型活动如2023年大运会闭幕式中展现其能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也展示了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电科机器人1号”,拥有39个电动关节,能够完成如拿水杯、搬运箱子等精细操作,适应各种非平整路面,未来将能听懂人类指令,应用于智慧物流场景。

行业预测与政策支持:

业界专家预测,2024年可能是“人形机器人”元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永谋认为,当前正处于人形机器人初步商业化落地阶段,预计2024年将会有更多企业加入竞争,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国海证券分析师李航则指出,2024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厂实现批量应用,同时伴随中国企业积极布局,这一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导向与未来展望:

政府层面亦在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2023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颠覆性的产品,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构建起创新体系。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机器人保姆为代表的新型人形机器人,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结论:

Mobile ALOHA、Optimus、Walker X、“电科机器人1号”等机器人代表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进展,预示着这一领域正步入快速发展期。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家庭服务、工厂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可能性。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离境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斯坦福机器人元年人形迎来团队产业Mobile发布Aloha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