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行业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中国力量。熟悉国际市场多年的从业者吴安发现,近年来在海外遇到的主要竞争对手几乎都来自中国。以送餐、酒店服务为主的机器人在价格上显著优于海外品牌,这一优势得益于国内供应链的强大支持。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的海外销售额达到了近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4%,特别是在日韩市场,以及西欧、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IDC报告指出,海外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而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在应用层面则领先于全球。
日本市场为例,人力成本高昂且基础服务人力稀缺,因此对机器人有着极高的接受度。中国服务机器人厂商在海外市场的主导地位逐渐显现,尤其是擎朗智能、云迹科技、普渡科技等品牌,其海外业务量已超过国内,并预计未来海外市场的占比将持续上升。
国产服务机器人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供应链的本土化。国内服务机器人厂商在硬件供应链方面拥有更多选择,这使得它们能够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例如,从几年前的数万美元一台,降至现今的约4000美元左右。这一变化反映了国产化和规模化带来的成本效益。
随着国产服务机器人厂商的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逐渐成为它们的主要战场。以日本市场为例,中国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酒店等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高达80%,面对的竞争对手也多为中国本土品牌。这不仅展示了中国服务机器人在技术与价格上的竞争力,也凸显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是国产服务机器人成本优化的关键。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产传感器厂商的崛起,成本显著降低。控制器、主控电机等硬件组件的自主研发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国产服务机器人凭借其成本优势和技术创新,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要持续保持竞争力,除了价格优势,还需关注产品的认证安全性、技术可靠性以及提供本土化的运营服务。随着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未来国产服务机器人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崛起,不仅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实力,也为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注入了新活力。面对未来,国产服务机器人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将是其在全球市场取得更大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