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近期,低空经济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成为了科技界的焦点话题,特别是飞行机器人等创新技术,正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讨论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最新公告,华为于3月26日公开了一项飞行机器人专利,该专利申请日期追溯至2022年9月。发明团队由陶秋阳、王波、赵耀和杜鹏共同组成,其专利编号为CN117755470A。
专利揭示,传统的多旋翼无人机及小型无人直升机受限于安全性问题,在多数地区难以在室内环境下使用。即便在商场展示的小型玩具无人机,也被严格限制在防护网内飞行,以避免潜在危险。而传统无人机因螺旋桨持续提供升力而导致的噪音、续航时间短及可能的坠机风险,成为其室内应用的一大瓶颈。
相比之下,气球机器人作为新兴的飞行平台,利用气球的浮力而非螺旋桨驱动,突破了室内飞行的安全限制。其独特的柔性气囊设计解决了气球与人体或其他物品接触时的安全问题。此外,气球机器人通常采用低伸缩型薄膜制成,内充氦气作为浮力来源,即使遭遇针刺或火灾,亦不易引发爆炸,展现出优越的安全性能。得益于浮力气囊的设计,气球机器人还具备了长续航、低噪音和低成本的优势,极大地扩展了飞行机器人的室内应用前景。
华为此次公开的专利,提出了一个创新的飞行机器人设计方案,包括一个气囊和四个第一推进器。气囊内部填充气体,通过设定三维坐标轴来控制高度方向。四个推进器围绕充气后的气囊外围设置,每一对推进器都遵循特定的对称布局原则,以实现飞行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的前后左右移动以及围绕Z轴的转动。
此专利还引入了独特的推进器布置方式与转速死区规避策略,允许使用具有转速死区特性的推进器,从而扩大了推进器的选择范围,降低了成本。这一设计使得飞行机器人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不仅适用于室内广告投送,还能作为购物中心的引流工具,增加商家的经济效益。通过在气囊上直接印刷广告或使用手机AR技术展示虚拟广告,飞行机器人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协助室内环境的数据收集,为构建室内模型和定位服务提供额外的支持。
综上所述,华为的这项飞行机器人专利,不仅展现了技术创新的潜力,也为室内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预示着低空经济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