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低空经济”,将其列为新增长引擎。政策层面,自2021年起,《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蓝图,为行业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政策利好频出,资本市场的热情也被点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成为备受瞩目的细分领域。
成立于三年前的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其在eVTOL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吸引了亿元级别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啟赋资本领投,南山战新投、敦鸿资产等跟投,老股东微光创投继续追加投资。沃兰特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低空经济的火爆趋势,也展示了新兴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能力。
政策层面,低空经济的加速发展离不开对空域的有序开放和交通运行体系的构建。《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的出台,增加了非管制区域,为eVTOL的试飞和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战略角度看,打通低空空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关乎交通效率的提升,更预示着未来城市交通格局的重塑。
eVTOL以其低噪音、低排放、低成本、零障碍起降的独特优势,成为未来城市交通解决方案的理想选择。在减少道路拥堵、缩短通勤时间、提供偏远地区医疗救援服务等方面,eVTOL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作为连接高空与地面交通的关键环节,eVTOL被视为撬动万亿低空经济的杠杆,其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对清洁出行和新质生产力的大力推动。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全球范围内超过800家企业涌入eVTOL赛道。美国硅谷作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和航空制造商加入竞争。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促使国内企业在eVTOL领域迅速崛起,形成了“eVTOL五小龙”的格局。
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eVTOL领域的一匹黑马,其创始人兼CEO董明拥有深厚的民航系统背景,参与过多项重要飞机项目的研发。沃兰特聚焦于商载客运eVTOL市场,致力于打造安全、实用的高端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VE25-100作为其主力产品,采用复合翼构型,设计航程覆盖200-400公里,巡航速度高达235公里/小时,是全球最大的、最重的载人eVTOL机型之一。
尽管沃兰特等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eVTOL商业化之路仍面临重重挑战。获取“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目前,亿航智能是唯一实现这一目标的企业。预计到2026年,eVTOL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运营,但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行业将主要处于试运行和优化阶段。
随着政策、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低空经济的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eVTOL领域正经历着从概念到现实的转变。沃兰特等企业的成功故事,预示着低空经济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而这一转折点的到来,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