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缘何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火?
作者头像
  • 苏格莹
  • 2024-07-06 09:51:52 2535

导读:

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市拉开帷幕,聚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议题。此次盛会中,人形机器人成为了焦点,尤其在展览中占据显著位置。

步入上海世博展览馆中厅,观众们被一组由18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十八金刚”阵列所吸引。据主办方介绍,这些机器人统一采用了达闼海睿机器人的大脑控制方案,能够执行一系列协调的动作,如挥手、抱拳等,展示了先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成果。

亮点回顾:

  • 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在大会上发布,标志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新突破。
  • 中国首个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关注,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合作。
  • 特斯拉Optimus与宇树科技H1:展示了不同技术路线的领先成果,体现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行业趋势与展望:

全球科技界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展现出巨大潜力与应用价值,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跨学科研究与产业融合:

具身智能是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它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互动,实现智能行为和适应性。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融合了机械、电气、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乃至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市场前景与挑战: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正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数百亿美元。然而,人形机器人开发仍面临硬件门槛高、软件算法复杂、软硬解耦困难、知识积累不足、人才聚集与安全应用挑战等难题。

专家观点与展望:

  • 王鹤(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认为,未来通用机器人将呈现多样化形态,但与人类工作需求匹配度高的形态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毛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人形机器人是跨学科研究的关键领域,具有广泛的产业应用前景,能够引领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家庭服务等行业革新。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强调,具身智能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路径,需要结合肉体与感知的深度理解,以增强模仿与强化学习能力。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提出,开源技术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底层技术研发的有效途径,并呼吁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以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成熟与应用。

结语:

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盛况展示了人形机器人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活力与创新热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的逐步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迎来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可能性。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苏格莹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人工智能人形人缘大火何在机器大会世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