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6月是电商行业的狂欢月,除了各种促销活动外,京东和阿里纷纷推出自家的配送机器人和物流机器人,以此宣传企业形象。京东在短时间内发布了多条与配送机器人相关的新闻,连腾讯也悄悄测试了楼宇配送机器人。尽管配送机器人市场火热,但实现真正的落地并不容易。然而,高仙推出的万元级楼宇配送机器人解决方案,让我们开始思考,配送机器人可能会加速落地,楼宇配送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势头为何如此迅猛
国内独特的市场环境使得配送机器人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无论是电商巨头如京东、阿里,还是外卖巨头如美团、饿了么,都希望通过推广配送机器人来降低成本,同时提升企业形象。高仙机器人市场总监叶霞表示:“我们推出的楼宇配送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反馈良好。行业对这类产品一直有需求,但对成本较为敏感。因此,我们推出了价格更低廉的万元级解决方案,希望加速楼宇配送机器人的普及。”
斯坦福机器人合伙人王茂林认为:“配送机器人是场景驱动型产品,客户需求会不断推动其发展。中国电商和外卖市场的庞大资本和应用场景,将对配送机器人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强大的市场驱动力和快速发展的机器人技术,正推动配送机器人市场从萌芽走向成熟。
快速落地,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目前,配送机器人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京东、阿里正在研发的无人配送车,需要在马路上行驶,落地难度较大。这类产品不仅涉及无人驾驶技术,还需要解决政策法规问题;另一类是由高仙等企业推出的楼宇配送机器人,主要在室内环境中解决楼上楼下的配送问题。相比第一类产品,楼宇配送机器人的落地难度较低,这更多考验的是企业的技术、算法实力和成本控制。
封闭环境中的运行不需要太多政策法规的支持,但依然需要解决自主移动和与外部设备交互的问题。叶霞提到:“技术层面没有太大难度,很多电梯厂商甚至会将交互模块单独出售给机器人企业。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好的市场渠道,控制产品成本。”避开政策法规影响,找准合适的切入点,一旦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楼宇配送机器人的落地速度可能会超出预期。
市场何时爆发
无人驾驶技术经过多年发展,进展缓慢,主要因为安全法规的限制。相比之下,配送机器人从细分领域出发,市场前景更加明朗。王茂林认为:“楼宇配送机器人是很好的切入点,它可以在特定场景中替代人力,解决特定问题,逐步拓展到更广泛的场景中。”叶霞则认为,楼宇配送机器人技术已经成熟,更重要的是如何高效整合市场与用户需求。
不久前,我们还在讨论配送机器人落地难的问题。但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楼宇室内配送似乎即将成为新的爆发点。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打开门就会看到机器人送来的热腾腾的外卖。
推荐阅读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可以继续阅读更多相关的内容。 [attach]5730[/attach]
你的每一次转发都在传递价值! [attach]5732[/attach]
关注加群
关注公众号,您将获得更多专业资讯。后台留言“加群”,即可获得加入专业行业交流群的机会。回复关键字“加群”并注明您感兴趣的领域,我们将邀请您加入相应的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