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肢功能妨碍者提供智能处理方案,大艾机器人从外骨骼机器切入市场
作者头像
  • 2019-04-28 16:22:07 2

【猎云网报道】

近年来,医疗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技术逐渐兴起。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功能障碍患者数量增加,康复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根据英国市场研究公司Technavio的数据,2015年全球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5.77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7.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4.51%。

英国公司Mike Topping是最早实现康复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之一,其研发的Handy1于1987年推出。除此之外,国际市场上还有其他知名的医疗机器人品牌,例如以色列的ReWalk Robotics、法国的Medtech、美国的Curexo以及日本的Cyberdyne。在中国,楚天科技和博实股份等公司也在积极研发医疗机器人。

大艾机器人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医疗机器人的初创公司,专注于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人群提供康复训练所需的评估、训练及智能设备。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成立初期就获得了来自首都科技发展集团的1200万元天使投资。

大艾机器人现已推出两款产品:一款是双足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另一款是移动台架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这两款产品主要面向医疗机构销售,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外骨骼康复训练设备,未来还将面向消费者市场推出相关产品。这些设备适用于多种疾病患者,包括截瘫、偏瘫、脑瘫、帕金森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等。

大艾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帅梅曾在北京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攻读博士后学位。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医院康复科通常依赖人工手段进行康复训练,缺乏有效的硬件支持。2012年,帅梅带领团队与积水潭医院合作开发了第一代外骨骼机器人。该产品经历了多次迭代升级,并于2015年底正式上市,主要针对中后期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需求。

这款机器人采用钛合金制成,重量约为20公斤,电池续航时间长达8小时。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人体结构,配备多个传感器、驱动器和控制器,能够实时监测穿戴者的行走模式,提供数据反馈、智能指导和步态调整,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康复机器人常常因体积过大而受到批评,不便移动。帅梅表示,研发团队在项目初期确实面临材料过重的问题。如今使用的钛合金不仅使外观更加简洁美观,而且更轻便,承重能力更强,最高可达100公斤。

此外,团队还开发了步态检测分析系统和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可根据不同病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目前,大艾机器人的研发团队大约有50人,其中多数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后和博士,拥有清华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技术支持。

产品名称:大艾机器人

公司名称: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http://www.ai-robotics.cn/static/index

本文转载自猎云网,请注明原始出处。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外骨骼下肢切入妨碍机器人机器功能处理智能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