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ACM人机交互会议上,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员Michal Luria发表了题为《设计人机交互应对负面情绪的挑战》的论文。这篇论文介绍了四种特殊的机器人,旨在帮助人们释放消极情绪。
这些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不同,它们由编织物、塑料和陶瓷制成,外观独特,有的像布偶,有的像软垫凳,还有一些则是一个装有灯带的小盒子。这些机器人可以承受人们的攻击,包括拍打、谩骂甚至用针刺,同时还能发出光线给予安抚。
Luria和共同作者Amit Zoran及Jodi Forlizzi在论文中提到,研究者通常利用技术增强人们的积极情绪,但较少考虑如何帮助人们应对愤怒、孤独或悲伤等负面情绪。随着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或许可以探索技术与人类互动的新途径,以帮助人们宣泄负面情绪。
Luria设计了四种机器人来探索人机交互的可能性:
机器人1:当你用针扎它时,它会不断摇晃,直到针被拔出才会停止。
机器人2:当你骂它时,它会通过改变灯光颜色来安慰你。
机器人3:这个布偶机器人会在你生气时发出笑声,引诱你继续打它,直到你不再生气才会停止。
机器人4:你可以写下让你感到沮丧的事情,放入一个装置中,然后用锤子砸碎它。在这个过程中,装置会触发美丽的光芒。
Luria表示,在极度愤怒时,他会选择爆粗口来发泄,但这种方式只适合在朋友面前进行。而在陌生人面前或独处时,他不会选择这种发泄方式。然而,即使在朋友面前,爆粗口也不是最佳选择。这时,这些机器人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特别是那个会贱笑的机器人,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发泄工具。
尽管这些机器人设计得十分有趣,但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一种暴力发泄的方式。Luria解释说,这些机器人采用多种材料,如编织物、塑料和陶瓷,通过不同的交互方式,如动作、声音和光线,来帮助人们宣泄情绪。尽管这些方式可能看起来有些暴力,但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暴力表达结合反思,反而有助于心理健康。
Luria的朋友在用针扎机器人时,心中仍会感到不安,因为她们联想到了《美女与野兽》中的软垫凳。这种设计希望既能鼓励人们尽情发泄,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机器人的存在,从而产生一些同情心。
除了Luria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外,还有其他科学家致力于解决人们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问题,例如虐待倾向。为了纠正孩子们虐待机器人的行为,韩国科学家去年推出了一款名为Shelly的乌龟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具有LED灯和振动传感器,可以根据触碰和碰撞做出反应。当孩子们拍打或踢打机器人时,Shelly会缩回壳中14秒,直到确认安全才会再次出现。这种设计旨在教育孩子们与机器人和平共处。
长期以来,机器人很少被用来缓解人们的负面情绪。然而,Luria及其团队设计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宣泄愤怒和挫败感,还可能激发人们的同情心,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机器人,或许将成为许多人情绪管理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