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机器人行业发展论坛”在河北保定顺利举办。作为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挑战和热点问题,以及相关政策和建议。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徐晓兰在会上表示,机器人实际上是工业互联网中的重要终端设备,同时也是控制系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推动机器人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既要放眼未来,也要脚踏实地,在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研究上要有耐心,专注投入。
目前,机器人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制造业提质增效、社会养老以及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已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则阐述了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十大变革,包括教育生态从平台到平面化,思维方式从一维到多维,知识体系从单一到跨界,教师能力从一元到多元,教育技术从单一到复合,教材呈现从纸质到数字化等。她强调,我们需要关注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教育创新措施和思路,紧跟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融入教材。步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走向未来之路,继续推进新理念、新要求、新责任和新措施的全面实施。
在技术未来发展方面,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介绍了AI驱动的机器人关键技术、国际应用案例及其展望。他提到,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如何打造实用型人工智能,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真正发挥价值,满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是当前的重要目标。为此,需要协调各种研究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寻求新的突破,真正实现AIoT和各个领域的融合共享,从而释放无限潜力。
保定市市委常委罗德强表示,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行业专家进行前沿技术交流,对保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不仅有助于保定参与到科技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中,也将进一步激发该市的科技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