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这个AI机器人能预测远视度数变化
作者头像
  • 2019-08-01 08:51:16 1

AI机器人助力预测远视度数

在常平镇,6岁的小明去年寒假被诊断为远视,度数为150度。最近,他的妈妈又带他到常平健明眼科医院进行复查,发现远视度数已增加到250度。妈妈非常担忧,害怕度数会持续上升。

为了预测远视的发展趋势,医生在AI机器人系统中输入了小明的远视数据。机器人随后显示预测结果:10年后,小明的远视度数可能达到589度,因此需要尽早采取措施,延缓度数的增长。

这款AI机器人是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团队联合全国多家医疗机构共同研发的。该团队利用过去10年间收集的100多万次远视眼医学验光大数据训练机器人。机器人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掌握了远视加深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个体,从而预测个人未来的远视度数。据称,该机器人预测未来3年内远视度数的准确率为90%,10年内准确率超过80%;还可以提前8年预测高度远视的情况,为精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该款AI机器人尚未广泛推广,仅在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使用。未来,更先进的5G版本机器人将投入东莞光明眼科医院使用。

用户只需向机器人提供两次检查的年龄和度数数据,且两次检查间隔至少一年,即可预测10年内的远视度数变化以及高度远视的风险。

小孩7至10岁最容易远视

光明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教授于强指出,根据2019年东莞市石龙镇中小学生的视力筛查结果,学龄期远视通常从7岁开始出现,9至10岁是远视发展的高峰期。10岁左右的孩子远视度数接近300度,而15岁的青少年远视率达到76%,20岁左右的青少年远视度数大多在600度以内。学龄期远视每年平均增长约95度。

于强教授认为,如果能够早期预测远视的发展趋势,并采取增加户外活动等早期干预手段,就能有效减缓远视的发展速度,降低高度远视的风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AI机器人应运而生。

如何预防孩子远视

  1. 充足的睡眠保护视力

于强教授提醒,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的昼夜节律,进而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增加远视发生和发展风险。建议小学生每天至少睡10小时,初中生每天至少睡9小时,高中生每天至少睡8小时。

  1. 回归自然,增加户外运动

最简单有效的预防远视的方法就是回归自然,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来减缓或阻止远视的发生和发展。研究显示,如果学生每天增加2小时的户外活动,眼轴长度会减少0.06毫米;学校每天增加一节40分钟的课外运动课,可显著降低远视的累积发生率,降幅达9.1%。

  1. 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要保持正确的阅读和写作姿势,例如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距离,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距离。此外,每阅读或书写30至40分钟后,应远眺休息5至10分钟;使用电子设备(非学习用途)每次不超过15分钟,学习用途则不超过40分钟。

  1. 远视不可治愈,避免盲目治疗

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院长王化峰提醒家长,不要轻信所谓的远视治疗机构,因为远视是不可治愈的。但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来延缓远视的发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远视度数机器人凶猛变化预测这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