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机器人大赛”被誉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尖赛事。7月26日至28日,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多名选手齐聚河北保定,展开了一场机器人科技的巅峰对决。来自牡丹区二十二中的王瀛和尚雅琪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为菏泽赢得了“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中学组亚军的荣誉。
8月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两位少年及其指导老师,深入了解了他们在比赛背后的故事。
7月26日上午9点左右,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之“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的赛场边,15岁的王瀛正在紧张地调试机器人数据。周围参赛选手的键盘敲击声让他更加紧张。不远处,同战队的尚雅琪也在排队,看起来比他更加从容,这让王瀛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第一天比赛中,两人出现了一些失误,王瀛感到非常自责。尽管勉强晋级,但这种挫败感让他们的情绪低落。带队教师刘凯一直守候在赛场外,见到他们垂头丧气的样子,立刻上前安慰。
在老师的鼓励下,王瀛和尚雅琪重振旗鼓,仔细分析了失误的原因。晚上,在虫鸣声中,两个少年依然在调试和修改机器人参数。
第二天,他们发现一颗螺丝没有拧紧,导致了一些小失误,但整体情况有所好转。带着“每一点进步都是胜利”的心态,两人进入了第三天的比赛。
尽管面对世界级比赛的压力,7月28日上午11点18分,当他们把机器人放入比赛场地时,两人的额头上开始冒汗。经过一系列任务——“寻找太阳光环”、“取火种”、“传递和平橄榄枝”、“放太阳光环”、“点燃火炬”,他们成功完成了所有任务,心情终于平静下来。
比赛结束后,他们以为成绩不会很好,便离开了赛场。然而,当带队教师带领他们回到赛场查看成绩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中学组亚军”的显示屏上!
尚雅琪兴奋地跳起来,挥舞着双臂大笑,而王瀛则默默地笑了。带队教师激动地跑去确认成绩,随后返回拥抱了他的学生们。
站在领奖台上,三人骄傲地展示着“八度空间”的队旗,捧起奖杯的那一刻,王瀛和尚雅琪感到这个夏天对他们格外厚爱,他们的青春也因此熠熠生辉。
“世界级亚军?别逗了宝贝儿!”14岁的尚雅琪记得,当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的反应让她哭笑不得。反复确认后,母亲一本正经地说:“都是你的队友厉害!人家大人聪明,你沾人家的光;还有老师,为你们费心费力,功劳最大!”
尚雅琪无奈地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这就是亲妈。明明我也很努力啊!”但她明白,家人的支持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尚雅琪从小就喜欢拆装东西,为此,父母给她买了很多可拼装的玩具。随着年龄增长,她开始尝试拆家具、电器。有些电器重新组装后还能正常使用,这给了她更多的信心。
尚雅琪的母亲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小学四年级时,女儿参加了学校的编程和手工制作课程,她在校外也报了相关辅导班。2018年秋天,升入初中的尚雅琪听说学校开设了创客教育课程,便立即报名参加。
王瀛则是因为小时候喜欢玩网页小游戏,逐渐对计算机编程产生了兴趣。小学六年级时,他参加了校内的编程课程,并在校外报了辅导班。
两位少年擅长不同的技能,却在实践中表现出色。学校得知世界机器人大赛的通知后,辅导老师建议他们组队参赛。起初,他们并不熟悉彼此的能力,但在集训过程中,他们发现对方的技能确实出色,从而增强了信心。
两位少年表示,他们曾参加过很多兴趣班,但只有这个坚持了下来,并且从未耽误学业。对于未来,他们希望继续参加创客教育课程,因为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牡丹区二十二中副校长张群介绍,随着国家对创新教育的重视,学校几年前就开始考虑开设创客教育校本课程,但由于师资匮乏和缺乏经验,进展缓慢。2017年4月,学校决定引入有经验的企业进行专业培训,现在已有11名专业的创客教育辅导教师,并有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或市级创客教育专家。
2017年9月,学校正式推行创客教育。在此之前,学校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创客教育。去年9月,邀请家长和孩子到校参观上届学生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家长们的热烈反响。如今,家长的教育理念已经改变,开始重视孩子的创新能力。
学校将创客教育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引导学生选择更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机器人设计只是创客课程的一部分,陶艺、航模、编程等课程也受到学生欢迎。
每周五下午第三四节课,整个学校充满活力,少年们的奇思妙想通过作品呈现出来。在备战比赛期间,学生们自发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集训。这种现象让曾经质疑过创客教育的教师们惊叹不已。目前,学校已成为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学校之一,并且是山东省STEAM教育菏泽唯一的试点学校。
采访当天,一直从事创客教育的专业人士刘新奕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今后将扩大创客教育规模,吸引更多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创新课程。他认为,如今的教育事业焕然一新,这些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将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