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灵魂”的工业机器人
作者头像
  • 刘雯蕊
  • 2019-08-07 12:08:33 0

机器人常以“高科技”之名出现在“取代人类”的讨论中,使人们感到不安。然而,实际上在生产线上昼夜不停工作的工业机器人往往被认为缺乏灵活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机器人的僵化和缺乏灵活性的问题正在得到改善。美国一家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芯片,这种芯片能够使机器人“思考”如何应对动态场景,并模拟不同动作的结果,最终选择最合适的行为,从而为工业机器人注入新的智能。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已经过时了。工业机器人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旨在从事危险或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如化学品处理。后来,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金属加工和物流等领域,承担打磨、喷漆、焊接、搬运、切割和分拣等任务。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国之一,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之一。然而,工业机器人近期遇到了发展瓶颈。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下降了29%。与此同时,前四个月的工业机器人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

这种总产量下降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并促使工业机器人研发方向的调整。例如,复杂的编程限制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使其应用领域变得狭窄。工业机器人是否只能服务于工业工厂?它们是否有其他发展空间?

“察言观色”还不够。什么是智能?以空调为例,它可以依据室内温度调节,当发现有人睡觉时切换到睡眠模式,当室内人数增多时增加降温力度。这表明空调具备一定的智能。

智能的核心在于感知周围环境并据此做出调整。因此,实现工业机器人初级智能的关键在于视觉感知,其次是听觉感知,其他感官的作用相对较小。

实现机器人的“看”和“听”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传感器,尤其是视觉传感器;二是拥有智能决策能力的算法。

设计工业机器人时,首先需要关注其原始设计,因为这决定了机器人的能力上限。其次,机器人需要具备自主判断能力。例如,当一个乒乓球飞过来时,机器人需要判断球的发球方式(上旋或下旋、正拍或反拍),攻击发起点和落点。这些都需要通过感知,然后判断球弹起后的形状,再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精准执行动作,将球击回。

“智”爱工业。目前,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仍处于研发阶段,通过不断改进传统机器人,提高其功能和应用范围。

随着工业机器人被赋予更多智能,它们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的机器人也将越来越多地融入人类社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工业机器人当前的主要战场仍然是工业领域。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刘雯蕊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机器人灵魂工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