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团队,宣布开发出一种名为“机器蟑螂”的新型软体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尺寸仅为3厘米长、1.5厘米宽,重量仅有0.024克,运行所需的最低电压仅为8伏特。
尽管名字听起来可能让人感到不适,但实际上这种机器人在外形上与真实的蟑螂并不相似。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将机器蟑螂想象成某种令人厌恶的小型机械装置,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它的外观设计更为简洁,更接近于一种灵活的微型设备。
据报道,这种软体机器人是通过对蟑螂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后设计出来的。它不仅在速度上有所突破,还具备了出色的抗压性能。实验表明,这种机器人能够以每秒20个自身长度的速度快速移动,并且能够在承受100克重物的压力后继续行动,甚至在承受约60公斤的重压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活动能力。
这种机器人将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包括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如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以及参与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