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头像
  • 机器人之家
  • 2019-08-22 12:52:14 1

四个月前,波士顿动力发布的视频中,10台SpotMini机器人合力拉动一辆大型车辆的情景刷新了人们对机器人技术的认知。而在同年举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则展示了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互促进的另一面,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此次大会上,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展示了多款与智能制造相关的机器人产品。其中,火箭院18所自主研发的3公斤至5公斤协作机械臂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机械臂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抓取,精度高达0.1毫米,显著提升了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火箭院18所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负责人王燕波表示,为了确保安全,大多数工业机器人目前只能单独工作。然而,这款协作机械臂打破了传统的人机交互限制,能够在操作人员附近协助完成任务。

在智能制造领域,各类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程中,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工具。例如,联想集团在武汉的生产基地不仅配备了各种工业机器人,还部署了65台由其自主研发的AGV自动导引运输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自动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和人员,实现高效物流配送,每1.5小时即可完成约13000种物料的分拣和配送工作。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联想在最近一个季度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运营利润和净利润同比翻倍。他特别指出,这得益于公司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和智能化转型。联想的智能制造涵盖了从产品研发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优化,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范。

联想数据智能业务集团(DIBG)自今年6月独立运营以来,业务增长迅速,销售额达到了去年同期的四倍。这表明,中国制造业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十分旺盛,而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支撑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也促进了本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是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尽管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导致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速放缓,但机器人技术依然是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14.8万台(套),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

然而,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等。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健荣认为,核心控制器是制约中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重点突破。为此,工信部已将核心控制器列入关键技术短板清单,并纳入《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一条龙”应用计划中,旨在推动核心技术的国产化。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机器人之家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助力机器人高质量制造业我国工业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