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操作台上发出指令,手术机器人灵活地挥动机械臂,精确地完成每一个外科手术步骤。相比传统的手术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而且更加精准。这样的场景曾经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的手术室里真实上演。
9月11日,烟台毓璜顶医院的泌尿外科和妇科成功完成了两例使用国际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的手术:一名患者接受了肾脏部分切除手术,另一名患者进行了子宫全切手术。作为山东省第二批引进手术机器人的医院,这两台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外科手术正式进入了“机器人时代”。
“能缝葡萄皮”的手术机器人已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投入使用。
多数人对医院手术室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影视作品中,医护人员围在手术台前忙碌。然而,手术室内只剩下机器人忙碌的情景,已经在这里变为现实。
9月11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首次应用于泌尿外科和妇科的临床手术。医生坐在控制台前发出指令,机器人挥动四条机械臂,有序地执行任务。两条机械臂代表主刀医生的双手,另一条充当助手,最后一条则代表医生的双眼。机器人机械臂的灵活性远超传统腹腔镜手术器械,使得手术过程更为快速、精准和安全。
采访中了解到,这套神奇的手术机器人由成像系统、床旁机械臂系统以及外科医生控制台组成。三维高清视野、可转腕手术器械、眼手协调、手与器械尖端实时同步的直觉式运动以及荧光显像技术,使手术机器人能够完成精细操作。
手术机器人的准确性究竟如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剥离一小块葡萄皮,并在不损坏果肉的情况下完美缝合,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其卓越性能。
烟台毓璜顶医院副院长高振利表示,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精细操作和缝合,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使术中不出血和不损伤的理想状态成为可能。
据了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最初是为了远程医疗处理战时远程手术而设计的,最早被引入泌尿外科领域。目前山东省内只有五台,烟台毓璜顶医院作为省内第二批获准引进的医院之一,其成功运用必将惠及更多患者。
手术机器人适用于所有腔镜微创手术。
泌尿外科吴吉涛医生团队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微创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所有可通过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疾病都可以由手术机器人操作,目前主要应用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头颈外科、心脏手术及小儿外科。此外,一些传统胸、腹腔镜难以开展的微创手术也能通过机器人手术得以实现。
吴吉涛医生曾在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和北京301医院接受机器人手术培训,并参与了烟台威海地区的首台机器人手术。他对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有着独到见解。
“手术机器人特别适合空间狭小且需要精细分离解剖和重建的手术。”以前列腺癌根治术为例,吴吉涛解释道,前列腺周围有膀胱和直肠,机器人手术可以完整切除前列腺,减少周围组织损伤,保留神经血管,从而保留术后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的恢复。另外,机器人设备在狭小的男性盆腔内也能灵活地进行精细缝合,减少术后漏尿的风险。
此外,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还可以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特别是保留性功能和控尿功能)、肾部分切除术(尤其是复杂肾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尤其是原位新膀胱重建)、肾盂输尿管成型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肾癌根治术、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等。
在妇科手术方面,手术机器人同样大显身手,包括各种妇科良性肿瘤手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输卵管结扎再通吻合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卵巢癌分期手术、盆腔脏器脱垂修复骶骨悬吊术等。
虽然机器人手术由机器人执行,但关键仍然在于人。
妇科侯建青医生团队
传统开大刀手术依赖于医生多年的丰富经验,近年来流行的腹腔镜手术在各种精密器械的辅助下,使手术更加安全和精准,拓展了医生的眼界,完成了一次手术革命。如今,达芬奇手术系统作为世界顶尖的手术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外科医生的能力。
“手术视野更广、操作更灵活精准、术者更轻松。”妇科主任侯建青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达芬奇”提供了清晰放大的3D视野,视野范围大,并具备荧光显影技术,图像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此外,机器人操作臂比人手小,具有7个自由度和可转腕的手术器械,可以过滤掉手部颤动,使操作在狭窄腔体内更加灵活、精准。
手术机器人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解放了“术者”。侯建青从事外科手术近30年,操刀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不计其数。然而,长时间固定姿态的术中操作导致他的大拇指严重受损,现在连开瓶都成了问题。
“操作者可以坐着完成手术,不易疲劳,为长时间、高难度的复杂手术奠定了基础。”侯建青说,手术机器人的存在还能节省传统腔镜或开腹手术所需的2-3名助手。
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可以替代医生。机器人手术是人操作机器人完成手术,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它只是一种工具,最重要的仍然是主刀医生。达芬奇手术系统由外科医生100%控制,将医生的手部动作转化为更小、更精准的机械动作,就像把他们的手伸入患者体内一样。
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与最先进的机器人设备相结合,能使手术更加精准,患者在解除病痛的同时更快更好地康复,这种强强联合的手术方式也符合快速康复(ERAS)的理念。
准入门槛高,手术更准确、安全和高效。
胃肠外一科姜立新医生团队
“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过程更精准,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中的应用必将让更多患者受益。”高振利副院长说,手术机器人不仅是技术的革新,也将推动手术理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预约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这将是未来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
六年前,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姜立新完成了省内第一台3D腹腔镜手术。当时,许多患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但现在如果医生建议采用传统开大刀的手术方式,反而会引起患者的不满。从微创美容到规范化诊治,从损伤控制到精准医疗,这是医疗技术进步的结果,也反映了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变化。
姜立新认为,机器人手术基于传统腹腔镜技术,但在技术操作性和灵活性方面更胜一筹。当需要处理解剖结构复杂、需精准分离并保护粗大神经的情况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表现出显著优势。他认为,出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决定了机器人手术会让更多患者受益,这项技术的推广也将改变手术理念。
烟台毓璜顶医院作为山东省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是胶东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集中之地,也是区域内疑难重症的最高水平诊疗机构。多年来,医院大力推广和实践腔镜微创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成功应用手术机器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手术机器人操作有严格的准入标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直接上手。”高振利副院长说,医生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获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操作资格。为此,烟台毓璜顶医院已分批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到国内外医疗机构进修,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此外,达芬奇手术系统会持续进行安全自检,通过每秒超过百万次的安全自检,系统确保最安全可靠的操作,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整合高水平人才和世界尖端技术,更好地造福患者。”高振利说,作为山东省首个开展“加速康复外科”的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在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的路上不断探索和努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