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消费车间的物流系统柔性化改造案例赏析
作者头像
  • 科技天龙
  • 2019-09-18 11:44:04 7

该公司是一家台湾企业,主要生产LED产品及相关组件。该公司的工厂面积约为7850平方米,设有仓库和两个生产车间。两个生产车间共有13条生产线,原先的操作方式是由工人在仓库打包物料,当生产线需要物料时,人工将物料推送到需求点,每辆车的最大载重量为270公斤,实行两班倒制度。然而,该公司面临着员工数量多、物料因人为因素损坏、丢失、生产效率不稳定、产品质量不佳以及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工厂内所有操作均为人工完成,机械化程度极低,生产流程和效率都较为低下。所有的物料搬运都依赖人力和手推车,甚至没有统一的工业网络覆盖。

客户最终选择了斯坦德公司,主要是因为斯坦德的激光导航自动引导车(AGV)在工业搬运场景中表现出色,能够适应动态环境和复杂的交互场景。

在旱季期间,斯坦德的项目团队频繁前往现场进行工厂地图扫描和测绘,设计生产流程,并结合自动化设备进行整体改造。他们引入了机械臂和斯坦德的激光导航潜伏式AGV,配备物料架牵引装置,对工作空间、环节和网络进行全面升级。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并减少误工损失,斯坦德的工作人员(包括1名售前工程师、2名项目经理、2名机械师和6名测试工程师)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了项目的落地运行。现在,AGV每天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全负荷运转,确保了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解决方案

斯坦德为客户提供了一套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包括6台Oasis300UL AGV、80辆物料车、3套自动充电桩、1台调度系统服务器、26个呼叫器、4台平板电脑、4台工业无线接入点(AP)、两套自动门,并配以Matrix部署软件和FMS多机调度系统。

工作流程如下:

  1. 工人在物料栈板区和物料车停靠区将物料装载到物料车上,当物料车装满后,工人通过平板电脑通知FMS系统。
  2. 当生产线需要物料时,工人通过呼叫器请求物料,呼叫器将信息传递给FMS系统,FMS系统调度相应车辆将物料车从仓库运送到需求点。
  3. 工人完成取料后,通过呼叫器放行AGV,FMS系统调度AGV将空物料车运回停靠区。
  4. 当生产线需要送料时,工人通过呼叫器发出送料请求,FMS系统调度AGV将空物料车运送到需求点。
  5. 工人将物料放入物料车后,通过呼叫器放行AGV,FMS系统调度AGV将载有物料的物料车运送到相应的送料点。
  6. 空闲状态下的AGV将在空闲区等待或自动充电。

实施难度及对策

工厂内的工作流程混乱,人员活动频繁,现场网络环境较差,无法满足AGV系统的运行需求,且现场存在较大的道路障碍和老旧的门。此外,工人对自动化设备的知识有限,仓库区的物料堆放不规则,影响了AGV的定位精度。

斯坦德工程师对网络环境进行了测试,并提供了一套由4台工业AP组成的可靠网络方案。他们逐步梳理了工作流程,并在系统架构和信息流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斯坦德提供了两套自动门对接方案,并迅速改进了AGV背负物料车的爬坡能力。他们还提供了一个结合呼叫器和平板电脑的调度系统及AGV使用方案。基于斯坦德的激光SLAM融合视觉定位方案,解决了高动态环境下物料定位的问题。斯坦德派遣优秀项目人员对工厂工人进行了三次详细的培训,并通过一个月的现场教学,使工人掌握了AGV系统的使用及基本维护方法。

客户价值

减员增效:该工厂实行两班倒制度,之前需要约300名员工。引入斯坦德的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后,完全替代了车间的物料配送人员,并大幅提高了物料的周转效率,降低了各种管理成本。

自动化规划:原工厂的自动化水平非常低,信息化程度也很弱。通过此次解决方案,实现了物料配送的自动化和部分精益生产的自动化,为未来工厂的全面自动化和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品牌宣传:成功打造了一个示范型工厂,不仅提升了社会对企业的未来预期,也为企业在资本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该工厂的技术负责人表示,原本以为只是小范围展示性的示范作用,没想到能够真正落地并取代人工操作,展现出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工厂已经完成了上半年的第一期试用,预计下半年将继续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引入。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科技天龙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柔性化赏析车间改造案例物流消费系统LED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