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设计大赛冠军公布!手功能康复软体机器人:中风患者福音
作者头像
  • 看航空
  • 2019-09-24 15:05:45 1

近日,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黄堇朔及其团队开发的Handy手功能康复软体机器人,在2019年戴森设计大赛中荣获冠军。

这款Handy手功能康复软体机器人能够通过常规运动模拟和肌电信号来辅助病患进行康复训练。它基于闭环的神经-肌肉康复系统,模拟人类正常的运动机制。当电脑或iPad等设备向患者发出声音和图像指令时,患者虽然能够接收到信号并产生运动意愿,但由于疾病原因无法完成动作。

此时,安装在患者手部及手臂肌肉群上的肌电感应器可以捕捉到患者的运动意图。一旦捕捉到这些信号,系统将通过气泵驱动位于患者手指上方的软体驱动器进行弯曲,从而实现整个操作过程。反复进行这样的训练,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有效提升神经和肌肉的修复效率。

Handy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胞元拓扑结构,通过充气来实现弯曲,横截面呈蜂窝状镂空,这不仅使其具有良好的弯曲和伸展性能,还能保证所需的力度。这款机器人综合了康复的有效性、舒适性、周期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便携性和经济实用性,能够适应不同治疗阶段的需求,执行基本的康复动作,提升用户的体验。

Handy手功能康复软体机器人通过软硬件的结合,为中风患者提供了成本低、精度高且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

项目负责人黄堇朔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全球新增中风病例达1370万,其中中国占40%。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手部功能障碍。团队设计的这款手功能康复软体机器人采用软体结构,利用肌电信号模拟规律的手部运动,形成闭环式的康复互动体验,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过程,通过闭环的神经-肌肉康复系统,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提升肌肉恢复效率。

Handy团队已经成功制造出第一代原型机,并在驱动器弯曲程度和信号准确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第二代原型机即将完工,成本更低且更加便携。此外,为了增加趣味性,该机器人还将加入游戏等娱乐元素,以激发患者的训练兴趣。黄堇朔补充道,借助一些专家和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团队计划继续升级Handy,并将其投入医院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到中风患者的手部康复市场。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看航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戴森中风福音软体机器人康复患者大赛冠军公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