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发太空机器人,可捕获拆解卫星,北斗风险了
作者头像
  • 李丹
  • 2019-10-11 06:28:32 0

10月4日,据某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划在2019年前公布一项轨道机器人维修有效载荷系统的新合作项目,并预计在2022年左右将原型设备送入太空进行一系列测试。由于该项目由美国国防部发起,因此其具有强烈的军事应用背景。

该机器人维修有效载荷系统本质上是一枚大型卫星,外观上与普通轨道卫星无异,但其配备了两个高自由度的机械臂及多台摄像机。通过这些设备,地面科研人员可以在机械臂和摄像机的帮助下,对即将退役的卫星进行零部件更换,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目前,现代卫星的平均寿命仅为3至6年,主要受限于燃料储备和电子元器件老化问题。若能及时更换受损部件或更新零件,卫星便可重新投入使用,从而节省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发射成本。

此前,只有航天飞机具备在轨维修的能力。而此卫星系统不仅能够对现有卫星进行维修,还能帮助它们转移至新的轨道位置。随着社会对卫星依赖程度的加深,如果机器人维修有效载荷系统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卫星维护工作,将显著降低补网发射成本和新卫星制造费用。该系统的操作高度为地球同步轨道(约3.6万公里),许多专家对此表达了担忧,因为这项技术有可能被发展成军用技术。

在美国和俄罗斯重新展开太空竞争的背景下,这一机器人维修有效载荷系统技术尤为敏感。它可以利用机械臂修复卫星,同时也意味着能够拆解卫星。若美国将其发展为一种轨道反卫星系统,将对所有国家的卫星构成严重威胁。在同步轨道上,利用卫星进行反卫星操作是最经济的选择。目前,各国唯一能摧毁同步轨道卫星的方法是发射特定载荷,这与发射卫星的过程相似,只是攻击载荷较小,可以使用较轻的运载火箭,但每次攻击仍需数千万美元。相比之下,可批量维护的机器人维修有效载荷系统显得更加高效。由于它针对的是同步轨道卫星,包括“北斗”在内的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卫星都在这一轨道上。因此,一次发射即可在24小时内瘫痪整个卫星导航系统,威胁巨大。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丹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拆解美国捕获北斗机器人太空卫星研发风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