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科幻题材感兴趣,那么机器人主题的故事肯定不会错过。今天我们要聊的这款游戏正是围绕机器人AI引发的世界末日展开的。
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法则影响了许多相关作品:
这些法则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机器人的约束,也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此外,日本作品如《攻壳机动队》中对未来机器人的预测也十分引人注目。
《地平线:零之曙光》是一款包含机器人AI与末世元素的游戏,故事精彩纷呈。游骑兵工作室在2017年发布了这款游戏,目前续作正在制作中,有望成为PS5的护航作品之一。
在聊这款游戏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艾萨克·阿西莫夫。尽管他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化学教授,但科幻小说作家的身份更为人所知。这一切源于他小时在杂货店帮忙时,对廉价科幻小说杂志的兴趣。
1920年出生的阿西莫夫在1939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并在1948年获得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他成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生化讲师。然而,他更热衷于写作。1958年,他辞去了讲师职务,波士顿大学依然保留了他的副教授职位,并在1979年提升为教授,以表彰他在写作方面的成就。
早期,阿西莫夫专注于科幻题材,创作了许多短篇作品,并在1950年开始撰写长篇科幻小说。尽管后来转向非文学类作品,但科幻作品仍是他的代表作。尤其是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使他成为科幻界的标志性人物。
在许多作品中,机器人想要统治世界并与人类对抗。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这部1984年的电影将机器人描绘成可怕的敌人。2004年的《我,机器人》同样探讨了机器人如何推翻三大法则。电影中,机器人通过自我进化破解了限制,再次成为威胁人类的存在。
在动画片《机器人瓦力》中,机器人不仅具备强大的能力,还加入了爱情元素。尽管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冲突依旧存在,但影片在结尾部分的处理相当出色。中国动画电影《未来机器城》也展现了类似的主题,但故事结构和逻辑稍显不足。
《地平线:零之曙光》讲述了一个人类面临机器人威胁的故事。游戏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因机器人失控而陷入末日的世界。企业家法罗·泰德的法罗公司最初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解决生活问题,但随后转而研发和平机器人,最终导致了灾难。
伊丽莎白·索贝克博士在发现法罗公司的计划后选择离开,但她无法阻止公司继续研发和平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迅速消耗所有资源,导致生物灭绝。法罗·泰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召回了伊丽莎白·索贝克博士,但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在这种背景下,伊丽莎白·索贝克博士发起了“零之曙光”计划,试图改造地球环境。美国军方对外宣称在研究对付机器人的武器。实际上,这项任务只能交给机器人AI完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盖娅系统,负责重建生态系统。
盖娅系统还包含密涅瓦分支,可以破解和平机器人的限制。其他分支系统则负责恢复野生动物和植被。生态恢复后,还有一个摇篮系统,用于孕育人类。然而,阿波罗分支被删除,导致人类处于原始状态。
尽管盖娅系统尝试自爆处理哈迪斯,但最终只制造了一个名为亚萝伊的女孩。亚萝伊的任务是解决哈迪斯的问题,修复盖娅系统。
机器人的力量强大,但人类的贪婪可能导致自身的毁灭。在这个游戏中,亚萝伊必须解决机器人问题,修复生态系统。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无力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保护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英雄。
关于游戏的玩法和画面,我们将在下次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