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集成商江苏北人科创板之路跌宕坎坷,6个月迎来首发过会
作者头像
  • 彭珊
  • 2019-10-31 09:09:59 0

2019年10月16日,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北人”)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审核。

江苏北人此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方磊和曹飞。这是东吴证券当年首个通过审核的科创板项目。

江苏北人的主营业务是提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柔性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作站及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装配和销售。

江苏北人计划在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不超过2934.00万股的新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3.62亿元,主要用于智能化生产线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审核意见

  1. 发行人需结合部分销售合同中明确约定“终验”作为产品控制权和风险报酬转移的时间点以及质保期起算时间点等情况,进一步说明将“预验收合格”改为“终验合格”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是否属于会计差错更正及其理由。申报会计师和保荐机构需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2. 发行人需结合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负的情况,评估分析其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和逾期情况,并在招股说明书中“重大事项提示”部分补充披露,同时相应调整“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3. 发行人需:

    • 结合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主要竞争对手的营业收入变化情况,补充披露其营业收入增速较快的原因;
    • 对比分析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优势,补充披露其主营业务行业内是否存在权威的技术评审机构及相关评审情况;
    • 分析报告期内向主要竞争对手采购原材料的情况,是否表明发行人对这些供应商兼竞争对手存在技术依赖。保荐机构需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江苏北人“闯关记”

2019年3月8日,江苏北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申请科创板上市的议案。

3月22日,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江苏北人成为首家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的机器人新三板企业。

江苏北人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备受市场关注?人们好奇这家新三板企业是如何在科创板成功闯关的。

公司表示,申请科创板上市是为了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作出的决定。

江苏北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这几年已经准备好了上市的基础资料,只是根据科创板的具体细则进行了调整。”

根据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拟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必须至少符合五项市值和财务标准中的其中一项。

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江苏北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6亿元、1.8亿元和2.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8.38%、76.87%和37.25%,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56.2万元、2688.91万元和3405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3.18%、53.11%和40.19%。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为41262.4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841.49万元。

根据科创板的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值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一亿元”。2017年和2018年两年,江苏北人的累计净利润超过了5000万元,且2018年营业收入为41262万元,完全符合第一条规则。

在短短七年时间内,江苏北人的订单金额从零增长至近6亿元,2016年3月成功挂牌新三板。从传统工业制造升级到智能制造后,公司订单每年均保持高速增长。目前,江苏北人的业务已覆盖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多个行业,包括上海通用、上海航天局、振华港机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均有其产品。

尽管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江苏北人处于行业下游,但根据世界机器人协会IFR的数据,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的规模大约是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的三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江苏北人的良好发展前景。

系统集成并非简单的“采购+安装”过程,而是“产品+技术+服务”的过程。一个订单需要进行后期方案设计、工艺规划设计、非标夹具设计、电气设计以及机械、电气和工艺的调试等工作,整个流程可能需要耗时一到两年,其中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低。

江苏北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方案设计及工艺分析能力,不同的企业订单可以有不同的方案,只有设计出正确的方案并配合专业的工艺才能更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一个优秀的方案需要一支有能力的研发团队支持,江苏北人组建了一支以硕士、博士为主的40多人研发团队,核心技术包括柔性精益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集成应用技术、工业控制信息化技术、生产过程信息化技术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技术等。

目前,国家大力扶持科技型企业,江苏北人成功登陆科创板也是对其“硬科技”实力的认可。

机器人集成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企业的毛利率不到20%,净利润也只有5%左右。江苏北人表示,同行业的公司如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已经深耕多年,湖北三丰智能输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等则通过并购等方式开始布局。

相比之下,江苏北人在这方面还显得较为薄弱:“公司目前的资产规模、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若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资本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将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

此外,客户集中度较高也是一个问题。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汽车行业,并且这一趋势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中国汽车的产销状况在2018年基础上进一步恶化。如果汽车销量长期大幅下降,将对整个汽车集成行业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整体经营业绩。

科创板观察

作为首批申报科创板的企业之一,江苏北人自披露材料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不少文章质疑其“科技含量”,认为虽然标榜“机器人”,但实际上重点在于“系统集成”,主要是面向下游的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集成解决方案。

不同于纯粹的标准化集成商,在制造业中要实现一个简单工序的机器人替代,从机器人本体到工序替代的过程相当漫长,这涉及到识别(视觉)、示教、编程和稳定工序的多次试验和经验积累。例如,打磨工序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为了实现快速换型,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进行研究,才能将换型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半小时。虽然有人质疑其技术含量,但这反映了国内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

备受争议的江苏北人首发审核通过,我们可以看到科创板的审查逻辑和重点,这对未来有意申报科创板的机器人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彭珊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北人科创集成商之路江苏跌宕机器人坎坷首发迎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