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工业机器人的方向在何方?
作者头像
  • 2020-03-12 20:32:47 0

国产工业机器人将在应用中更加精准

电子行业是仅次于汽车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自2017年以来,电子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3C行业的产品更新迅速,对柔性和精度的要求较高,人工参与的比例相对其他行业更高。当前的机器人在速度和功能方面还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国产工业机器人在电子行业持续研究与改进,在手眼协调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定位贴合、精密装配和点胶等操作中,国产机器人越来越精准。过去,工业机器人主要服务于汽车产业,许多相关产品依赖于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拥有全球约70%的3C产品生产能力,随着国内3C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相信中国的3C产业也会更多地采用国产机器人品牌。

3C行业变化迅速,零件众多且小巧,仅依靠机器手的精度难以满足精细拆卸与检测的需求。因此,多关节机器手需要更加智能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小型化、精细化和高速化。要实现工业机器人的真正智能化,需从单机做起,逐步推广到整体解决方案和工具包。只有全面提升工业机器人的整体应用方案,国产工业机器人才能在更多领域取得发展。

协作机器人市场火热,EOAT将有更大市场

协作机器人通过人机协作实现了柔性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更适应于中小型应用场景。许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和生产线受限等问题,纷纷将目光转向协作机器人。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企业更加关注实际应用,而非单纯关注机器人本身。

协作机器人的灵活性源于EOAT(End-of-Arm Tooling,末端执行器),它包括夹具、传感器、快速更换装置和视觉控制系统等。EOAT对协作机器人至关重要,它是机器人抓取和放置物体的前端应用,也是实现轻量化、柔性化生产的基石。随着制造商对机器人应用要求的提高,灵活的末端执行器已成为企业优化投资的关键因素。

当前,中国EOAT市场正面临整合难题。尽管零部件生产商众多,但缺乏统一的议价能力,导致国产厂商利润较低。工厂通常生产多种类的小批量产品,常采用一机多用的方式,高性能的EOAT产品较少。市场上分散且多样化的EOAT供应商使得工程师需要根据组件特性学习不同的编程方法,增加了集成商的市场整合难度,导致采购效率低下和成本增加。频繁更换EOAT还会降低生产效率,影响生产线的快速适应能力。

在中国市场,协作机器人UR的成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许多协作机器人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产品涵盖各种末端工具,使自动化生产在包装、质量控制、物料处理、设备维护、包装、组装和焊接等领域有了更多操作方式。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何方机器人将来方向工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