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人们往往不会注意到脚下的复杂管线系统,这些管道如同城市的“生命线”,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行。然而,一旦出现问题,这些生命线也会变成“病患线”,引发各种事故。为了保障这些重要设施的安全,有一群人每天都要进入综合管廊,进行详细的检查工作。尽管他们已经非常努力,但仍难以完全避免疏漏,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汤培勇是一位有着多年施工经验的工程师,他一直怀揣着一个IT梦想。面对城市管廊中频繁发生的事故,他萌生了一个利用智能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巡检的想法。2014年,全国管廊建设全面启动,汤培勇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巨大需求和传统系统的不足。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在2015年提出了开发管廊机器人的构想,并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终于研制出了一款名为“大黄蜂”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不仅小巧灵活,而且配备了多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管廊内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可燃气体等数据。此外,它还装备了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和高清摄像头,可以提供详细的数据报告,并自动识别问题,将信息迅速传送到控制中心。
除了监测功能,“大黄蜂”还具备精准定位的能力,误差范围控制在1厘米以内,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它可以连续工作,实现全天候监控,从而更好地保障管廊的安全运行。自2017年起,该机器人已在西安地区投入使用,成功减少了人员开支,提高了检测效率,并积累了大量的巡检数据。
目前,该项目已申请三项发明专利,并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汤培勇表示,他希望通过不断改进,使“大黄蜂”更加高效,更好地守护城市的“生命线”。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周五22: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