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邓小平在上海参观展览时,看到了中国首批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学生展示程序,并鼓励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后来被李劲记住了,他日后成为了微软中国的年轻研究员。当时,计算机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邓小平把普及计算机的任务交给了年轻人。
如今,人工智能教育也像当年的计算机教育一样,从儿童开始。AI教育的推广有助于培养未来的社会生产力。
机器人竞赛成为AI教育落地的重要表现形式。早在1989年,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就创办了针对青少年的机器人赛事。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国内也开始重视AI教育,推动教育创新的规模化和个性化。
目前,全国许多中小学已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普及AI教育。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优必选科技发起了Robo Genius全球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这项赛事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之一。
尽管中国AI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但Robo Genius已经吸引了全球30多个城市的3000多支队伍参与。
优必选科技不仅发起了多项机器人赛事,还制定了全面的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旨在激发学生对AI的兴趣。Robo Genius正是优必选科技推动AI+机器人教育的一种尝试。
优必选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国内机器人竞赛的重要力量,发起了多种类型的机器人赛事,如IEEE&优必选机器人设计大赛、RISS机器人挑战赛以及Robo Genius。
机器人竞赛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比赛中,学生们可以获得成就感,学会如何与队友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优必选科技在2019年走进了杭州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小学,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次接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机会。这些孩子们也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的甚至前往北京参加决赛。
AI教育的培养应该是普及性的,不应设限于年龄。通过有针对性的比赛设计,可以培养孩子们在不同阶段的能力。现阶段,AI教育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机器人竞赛成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
AI教育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优必选科技的教育团队由500至600人组成,致力于开发硬件和软件,并围绕教育、运营和师资培训进行规划。
今年夏天,优必选科技独家赞助了浙江卫视的青少年机器人竞技综艺节目《铁甲小雄心》。该节目展示了孩子们在机器人技术和编程方面的进步,让更多人看到了AI教育的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青少年运用AI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推动社会发展。通过专业的机器人竞赛,学生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多维度地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A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