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服务机器人从狂热回归感性:“概念”让位于“落地”
作者头像
  • 2020-04-08 07:13:57 1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的热度有所回落,不同于2016年时的火爆景象。那时,谷歌AlphaGo和波士顿动力的Atlas引发了人们的惊叹,同时也揭示了人工智能背后的巨大商业潜力。资本纷纷涌入,众多青年才俊投身于人工智能创业,互联网巨头也积极布局。然而,到了2018年和2019年,这种狂热逐渐回归理性,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实际的应用场景和商业落地。

以送餐机器人为例,2016年前,市场上曾流行过一种沿固定轨道送餐的磁导轨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曾在三四线城市的餐厅中广泛使用,但由于其适用性差、故障频发、空间占用大且不够美观等问题,市场在2016年后逐渐萎缩。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算法和商用配送机器人供应链的成熟,新型全自主送餐机器人开始在各大餐厅普及。这与当前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密切相关。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迫使行业进行深层次的结构调整,促使低价值劳动力转向更高价值的创造性岗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多元化发展等措施来加速产业升级。

在餐饮行业中,人力成本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企业的主要压力之一。数据显示,人力成本每年增长超过13%,远超年收入的增长速度。高昂的人力成本是餐饮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此外,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餐饮行业,主要是因为工作辛苦、规则多、压力大且缺乏技术含量。例如,在海底捞工作非常辛苦,员工的高强度工作与其高翻台率密切相关。

在这种背景下,送餐机器人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降低了餐饮业的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擎朗智能的送餐机器人为例,一台机器人的日租金仅为99元,按年租赁成本仅相当于一线城市服务员成本的一半。这种机器人能够高效地运送大量菜品,大大减轻了服务员的工作负担。擎朗送餐机器人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包括海底捞、呷哺呷哺、巴奴毛肚火锅等知名餐饮品牌。

擎朗智能深耕服务机器人市场近十年,其送餐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这些机器人不仅提升了餐饮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还为餐饮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未来,随着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机器人的应用将成为餐饮行业的必然趋势。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让位机器人狂热落地商用感性回归概念服务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