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12月19日发布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该行动方案旨在推动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在2022年前,使全市机器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方案提出了“五四三二”工程,即重点发展医疗健康、特种、协作、仓储物流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同时,方案倡导产学研用协同、央地协同、创新创业孵化、跨界融合等四种产业创新模式,旨在促进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应用推广方面,方案强调了工业领域机器人的普及,特别是在电子、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同时,方案也指出要推动机器人在民生服务和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比如在医院、养老院等场所推广医疗健康机器人,并探索5G远程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此外,方案还计划在特定区域如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等进行仓储物流和服务型机器人的示范应用,以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同时,方案鼓励企业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等领域积极采用机器人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针对公共安全领域,方案提出了警用、消防、应急救援机器人等的示范应用,以提升相关单位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最后,方案强调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支持在不同区域内开展机器人产业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