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2018年间,九号机器人在全球平衡车业务上的增长率仅为8.8%,其中2017年甚至出现了显著下滑。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九号机器人在2019年4月成为首家计划通过发行CDR方式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公司通过收购美国平衡车鼻祖Segway迅速崛起,但随后平衡车业务的增长势头未能延续,尤其是在海外市场表现不佳。
2015年,九号机器人收购Segway,主要目的是利用其丰富的专利和海外销售渠道。当时由于安全和专利问题,美国市场几乎全面下架了国内厂商的平衡车产品,公司不得不与Segway合作。然而,近年来海外市场平衡车销售情况并不乐观,2017年更是出现了显著下滑。尽管在中国市场,平衡车销量仍保持较高增速,但全球范围内,平衡车业务的收入从2016年的11.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2.3亿元,三年间仅增长8.8%。
在中国市场,九号机器人的平衡车销售主要依靠小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间,九号机器人向小米销售的平衡车数量从37.3万台增长至57万台,增幅达到52%。而在海外市场,平衡车销售情况也欠佳,2017年销售额从4.1亿元降至3.6亿元,同比下降12%。不过,2018年销售额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电动滑板车的热销。
从销售渠道来看,九号机器人在国外市场几乎完全依赖小米,小米是其最大的独家经销商。虽然公司在国内市场也有自主品牌,并开设了线下网点和电商平台旗舰店,但直销模式的销售额占比极低。2016年至2017年间,直销模式的销售额占比仅为2%左右,2018年虽然有所提升,但仍主要受益于海外ODM品牌的共享滑板车业务的快速发展。如果扣除这部分收入,直销销售额仅为3300万元,占比0.7%。
线下销售占公司总销售额的95%以上,而线上销售额占比不到5%。在线下销售中,小米作为独家分销商,销售占比一直保持在55%以上,显示出公司对小米的高度依赖。
公司在国内市场推出了自有品牌Ninebot的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产品,但销售数据表明,这些产品与米家同款产品相比差距较大。2018年,小米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超过24亿元,相比之下,公司自主品牌销售额较低。这反映出尽管公司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但品牌影响力不足,无法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相比之下,同样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的石头科技不仅推出了自主品牌“石头”扫地机器人,还在定价和销售额上超过了米家同款产品。石头科技通过自主产品获得了更高的毛利率,降低了对小米渠道的依赖,并享受到了品牌溢价。这或许是九号机器人需要借鉴的经验。
平衡车最初被寄予厚望,希望成为一种改变出行方式的交通工具。然而,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安全性始终是首要考虑因素。在中国市场,无论是电动平衡车还是滑板车,都无法获得合法的路权。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平衡车或滑板车后,无法在道路上自由行驶,甚至可能面临罚款。这种情况限制了平衡车的市场需求,使其难以成为大众消费品。
九号机器人已经开始尝试进入电动车领域,希望通过推出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来拓展市场。然而,这一领域竞争激烈,且公司自主品牌影响力较弱,需要面对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