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然而,谁也没想到,曾经被认为“土气”的碧桂园,现在竟投身于最前沿的机器人行业。
碧桂园的转型速度令人惊讶,未来各行各业可能都将面临巨大变革,“风暴”即将来临!
碧桂园的老板杨国强在两会期间突然提出,碧桂园将加速人工智能与建筑机器人的深度融合,用机器人取代建筑工人。
许多人起初认为这只是杨国强一时兴起的想法,但他反复提及“机器人”这个词达40多次,这表明他的决心。
今年两会,人工智能第三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关注焦点。智能制造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也被特别强调。
杨国强表示,未来的建筑工作将由机器人完成,造房子将变得像造汽车一样简单快捷。
让我们来看看机器人是如何建造房屋的:
这些操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缩短了工期,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一栋楼房的建设。
碧桂园正全力以赴,利用机器人建造房屋。
然而,机器人属于高科技领域,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需要大量高端人才的支持。为此,碧桂园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计划在顺德打造一个机器人谷,预计2023年建成,并将吸引10000名全球顶尖的机器人专家和研究人员。
碧桂园已经吸引了包括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科研人才。
杨国强还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将建筑工人数减少50%。
他曾开玩笑说,如果读书不好,以后只能去搬砖,但现在看来,连搬砖的机会也可能没有了。
碧桂园投入1500亿元用于机器人项目,不仅要在建筑领域进行重大改革,还计划建设1000家机器人餐厅,由机器人负责下单、炒菜和送餐。
杨国强设想的是,未来将有数万台机器人学会做菜,做出的菜品几乎与大厨的手艺无异。
那么,为什么一家龙头房企会选择进军机器人行业呢?
首先,政府近年来淡化了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房地产业正从黄金时代步入白银时代,各大房企都在寻求转型。碧桂园转型人工智能,万科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蓝光投资了3D生物打印,恒大投资新能源汽车,这些都是房地产行业向智能化转变的典型案例。
其次,中国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要想赢得国际竞争,必须拥抱最具潜力的产业。21世纪的互联网、5G、机器人和AI等产业,总体上比20世纪的汽车、基础设施和钢铁更有前景。这种产业格局的竞争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国家间的博弈。近期中美之间的竞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碧桂园选择做机器人,还有着对建筑行业质量和成本的考量。如今愿意从事建筑工作的农民工越来越少,建筑用工荒日益严重,人工成本也在上升,同时存在安全隐患。而机器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社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将逐渐变成刚性需求。
尽管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人工智能时代还很遥远”的想法时,谷歌阿尔法狗与柯洁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已经证明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飞速发展。
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人工智能机器人技能,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才能在新时代的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