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家机器人公司都能像波士顿动力那样在网络上拥有大量粉丝。2019年11月,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网络峰会上,机器狗Spot的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
波士顿动力的总部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沃尔瑟姆市,这里汇聚了许多顶尖的机器人工程师。尽管这家公司在成立至今的近三十年间,尚未推出任何商品化的机器人,但其发布的机器人视频却屡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波士顿动力在YouTube上发布的机器人视频,通常没有旁白,也不附带任何背景介绍,但每次都能获得数百万的观看量。
在一个工程师工作的房间内,黄色的四足机器狗Spot展示了它出色的上下楼梯、360度避障和开门的能力。它还能在恶劣的环境下自如行走,如黑夜、浓雾、雷雨和高温天气。Spot的行走速度与人类相当,步态自然流畅,这让人感到仿佛置身未来。一位网友评论道:“这比任何智能手机都让我感觉自己活在了未来。”
凭借这些视频,Spot和其他机器人成为了第一批可以被称为“网络明星”的机器人。正如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所说,不是每家机器人公司都有波士顿动力那样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
波士顿动力虽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但在商业运营上却异常低调。公司没有宣传广告,没有公关部门,甚至在其官方网站上也找不到任何联系方式。人们只能偶尔在行业内会议中看到身穿夏威夷风格衬衫的CEO马克·雷尔博特。
在一次采访中,马克·雷尔博特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具备更高的移动性和灵活性,使其在感知和智能方面与人类和动物媲美,甚至超越它们。”这一愿景始于1980年代初,当时马克·雷尔博特在美国匹兹堡卡耐基梅隆大学设立实验室时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后来,他将实验室搬到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继续追求这一目标。
1992年,马克·雷尔博特带着几位同事离开了MIT,创立了波士顿动力。公司的网站上没有任何关于员工数量、技术团队或CEO的信息,只有一段简短的描述:“我们是全球领先的移动机器人制造商,致力于解决机器人领域中最棘手的问题。”公司技术团队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他们将先进的分析思想与大胆的工程设计相结合。
波士顿动力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美国军方。在面对商业市场之前,五角大楼的合同为其开发尖端足式机器人争取了时间。公司最早推出的四足机器人“大狗”(BigDog)是由几个实验室联合研发的,主要用于军事负重任务,但因噪声问题最终被弃用。不过,这一项目为波士顿动力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波士顿动力当前最先进的机器人包括Spot、Handle和Atlas。其中,Atlas是双足机器人,被视为公司的未来之星。它不仅拥有令人惊叹的运动能力,如翻筋斗、倒立和跳跃,还展示了高度的平衡性。然而,Atlas目前还不适合商业化,因为它过于昂贵和复杂。实际上,Atlas主要用于研究和开发复杂动作控制系统及新型硬件技术。
尽管波士顿动力并非唯一从事足式机器人研发的公司,但其技术实力仍处于领先地位。全球范围内,有十几个团队在足式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美国费城的Ghost Robotics、瑞士的ANYbotics公司和中国的宇树科技等。然而,波士顿动力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全面性。
例如,MIT仿生实验室的迷你猎豹(Mini Cheetah)机器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如踢足球表演,但它们的研发目标之一就是追赶波士顿动力的技术水平。这表明波士顿动力的技术在行业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尽管波士顿动力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产品商业化仍面临许多挑战。例如,Spot机器人虽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视频中,研究人员用各种方式测试Spot的稳定性,包括用棍子打手臂和强行拖拽,但它依然能够顺利完成开门任务。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对这种机器人产生恐惧感,担心它们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安全。
对此,波士顿动力的CEO马克·雷尔博特解释说,机器人本质上只是具有传感器的机械设备。他认为,机器人在未来的主要作用是承担有限、特定的任务,尤其是在危险或复杂的环境中。例如,美国Built Robotics公司生产的挖掘机器人可以在施工现场自动完成任务,从而解决劳动力短缺和工作风险问题。
对于未来的机器人技术和伦理问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明国认为,目前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远未达到科幻小说中的程度。他指出,真正智能的机器人需要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包括语音识别、环境适应能力和决策能力。因此,尽管人们对未来的机器人存在担忧,但这些担忧大多是没有必要的。相反,我们应该鼓励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