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春运“黑科技”:东北最大“动车医院”引入智能检修机器人
春节期间,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的检修库内,几台智能检修机器人正在忙碌工作。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动车医院”,成都动车段在2020年春运期间负责维护132列动车,夜间的一级修工作量显著增加。
据了解,每列标准8编组动车需要检修的零部件多达上万个,工作人员在每次一级修过程中需弯腰300多次,使用摄像手电筒扫查5000多次。过去,完成一次检修通常需要4小时,现在利用智能检修机器人,时间缩短至不足2小时。智能检修机器人拥有超过1000个检测点,能清晰识别人工难以察觉的盲区,有效避免了因疲劳导致的漏检问题。
除了提高工作效率,智能检修机器人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提升了检修质量。它采用高精度3D成像技术,对列车各个部件进行细致扫描,并将实时图像传送到服务器终端进行处理,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松动、变形、漏水漏油及异物等问题。
记者在检修库现场观察到,智能检修机器人由一个灰色主体和两只黄色机械臂构成。操作人员通过手持设备发送启动信号,机器人便能在预定区域内自主导航并开展检测工作。机械臂上的高清视觉系统能够迅速扫描检测区域,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回处理终端。
处理终端会将获取的图像与事先存储的合格车辆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精确判断出螺栓、轮对和制动盘等部件是否存在问题。成都动车段的信息化工作组专员刘轶解释道:“通过这种对比分析,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动车组存在的缺陷。”
此外,智能检修机器人还具备深度学习功能。未来,随着更多关于东北山区铁路运行状况及不同车型的技术参数被输入系统,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好地服务于动车组的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