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问诊、关怀!阿里巴巴达摩院火线研发“智能疫情机器人”
作者头像
  • 大脸猫
  • 2020-04-25 12:13:45 3

助力疫情防控:智能疫情机器人

疫情当前,许多人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最新的疫情动态。近期,多地政务热线接到了大量市民咨询,疾控中心和“12345”热线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疫情进展、自我判断症状以及寻找最近的定点医院等信息。

为此,阿里巴巴达摩院团队迅速响应,临时组建了一个30多人的团队,包括李永彬和周芷慧在内的工程师们,从1月22日开始在家办公。仅仅五天后,他们推出了“智能疫情机器人”,旨在辅助人工,处理在线咨询、网络问诊和重点群体关怀等工作。

智能机器人助力防疫工作

1月27日,浙江省新型肺炎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在“浙里办”App上线。用户可以通过App首页进入平台,选择相应的服务模块,如“自动申报与疫情线索提供”、“浙江省互联网医院新型肺炎通道”以及“网上智能问诊与人工服务”。

如果选择“网上智能问诊与人工服务”,智能机器人可以迅速回应各种问题,如何时需要就医、定点医院位置、口罩选择和佩戴方法等。这些机器人在后台与人工客服协同工作,高效解决问题。

应对紧急需求

1月19日,浙江省卫健委和阿里健康联系到达摩院团队,提到疫情突然爆发,疾控中心和政务热线接到了大量咨询,后台客服压力巨大。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逐一电话询问隔离观察对象的身体状况,导致人力严重短缺。

阿里健康团队首先想到达摩院团队。过去两年,该团队成功打造了智能对话机器人“云小蜜”。为了应对疫情,他们希望开发一款智能机器人,既能提供即时解答,又能实现智能外呼,从而减轻一线人员的压力。

因此,智能疫情机器人研发小组迅速成立,集结了来自北京、江苏、浙江、河南、贵州等地的工程师。李永彬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接到任务后立即行动起来。周芷慧当时正在老家照顾生病的奶奶,但她仍然参与了电话会议,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边照顾家庭边赶进度

与阿里巴巴以往的项目不同,“智能疫情机器人”项目没有前期准备时间,每个环节几乎同时进行。工程师们意识到疫情紧迫,必须全力以赴。

周芷慧从小由奶奶带大,希望能够多陪伴和照顾奶奶。为了兼顾工作和家庭,她每天坐在病床边办公,即使累得腰酸背痛也不敢抱怨。有一次,她在为奶奶换尿不湿时接到电话会议通知,不得不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加快动作。

相比之下,李永彬的工作环境稍微好一些,但他依然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他霸占了侄子的书桌,连保温瓶都没法放。由于两个孩子,尤其是刚出牙的小儿子,经常半夜醒来,李永彬常常是第一个发现情况的人,需要迅速安抚孩子,继续工作。

团队成员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才休息。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充满斗志,不断优化和完善机器人系统。

助力全国各地防疫工作

1月27日凌晨4:30,“浙里办”App上线浙江省新型肺炎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团队成员充满干劲。智能疫情机器人不仅在浙江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扩展到了黑龙江、山东济南等地。

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准确了解人类语言,并从智能知识库中获取信息,反馈给通话人。这种多轮对话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周芷慧在医院偶遇全副武装的呼吸道医生,她发了一条信息询问对方是否害怕。医生回复说:“我是医生,我怕了,病人怎么办?”这让周芷慧深感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也坚定了团队继续努力的决心。

智能疫情机器人不仅缓解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压力,也为更多地区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大脸猫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达摩问诊阿里巴巴火线疫情机器人关怀研发智能咨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