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3月,菜鸟网络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快递无人车在河北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这种无人车能够自主行驶,避让行人和车辆,从驿站到智能柜实现快递接驳运输。这不仅体现了智慧物流的应用,也展示了物流行业的创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快递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快递服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了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预计2019年的快递业务量将超过600亿件。面对如此庞大的业务量,如何进一步提升快递的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无人车的应用只是智慧物流的一部分。在苏宁无人仓库,自动导引运输车机器人可以承载800公斤的货物自由移动,而商品的拣选也不再需要人工,而是由机器人完成。在京东无人配送站,无人机负责卸货,然后由机器人自动分拣。菜鸟快递智能柜和蜂巢智能快递柜引入了“刷脸”功能,消费者只需通过人脸识别就能轻松完成取件或寄件。此外,菜鸟小盒自带摄像头,支持手机一键开盒、远程操作和容量调节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在2019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各种“黑科技”集中亮相。菜鸟AI空间改变了传统的人找包裹的方式,通过刷脸后,包裹会自动送到面前。菜鸟智慧仓实现了仓储、调度、搬运的全链条无人化操作,动力球分拣线则展现了高效的分拣技术。此外,“机械外骨骼”技术也应用于快递员搬运重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快递业不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各家企业纷纷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传统的“汗水型”转变为“智慧型”。据统计,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达到814.5,同比增长23.6%,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占据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半壁江山。
数字化技术正在推动物流行业的升级。例如,电子面单在过去五年中服务了近800亿个包裹,节省了160亿元的成本和3200亿张纸张,展示了科技的力量。从手写地址到电子面单,从人工分拣到自动化流水线,新物流时代正在到来。各大快递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随着快递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递业的数字化转型应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目标。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用户快递服务满意度为77.6分,同比基本持平。快递全程时限为61.54小时,同比延长8.46小时。72小时准时率为72.63%,同比提高7.93个百分点。
尽管签收方便快捷是服务质量的一部分,但未来提升用户体验的空间仍然很大。快递企业需要将技术与商业、用户体验有效结合,这是他们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许多快递企业已经推出了隐藏寄收件人信息的“隐私面单”,以保护用户隐私。顺丰还设立了数据安全负责人,利用基础信息安全、大数据安全和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高宏峰认为,物流的科技化和互联网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下一步,快递行业需要与产业及供应链协同合作,在倡导公民贯彻规划标准、使用科技产品、健全配套政策和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