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器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其价格也逐渐变得亲民,使得更多人感受到了机器带来的便利。
我们经常能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上看到,通过无人机拍摄的不同街道的人流情况。
机器人不仅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疫情期间,许多医院也开始使用机器人来减少交叉感染。除了烹饪机器人,还有专门用于医疗服务的机器人。
3月5日,一款医疗机器人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这款机器人高1.5米,能够灵活地前进、后退和转弯,全自动完成病区消毒和医疗物资配送等工作,有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并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当天上午,一台贴有“医疗公用”标识的白色机器人在雷神山医院的病区走廊中缓缓移动。机器人顶部装有7个喷头的消毒箱不断喷出雾化消毒液。消毒完毕后,机器人返回准备区,更换装有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配送箱,然后前往多个感染病区进行物资配送。每当到达护士站时,机器人会自动停下,医护人员只需打开配送箱的小柜门,取出所需医疗用品即可。
据称,这款医疗机器人是由一家深圳企业为雷神山医院量身定制,单次充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当装载消毒箱时,机器人采用喷洒消毒液的方式对隔离病区进行消毒,达到手术室级别的标准,并能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自动调整喷头设置。机器人每天在病区内执行两次消毒任务,每分钟可覆盖120平方米的区域,相当于4名专业消毒人员的工作量。此外,机器人还能自动为自身进行消毒。在转换为“配送员”模式后,机器人卸下消毒箱并装载配送箱,快速准确地完成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配送,同时还具备语音提示、自动识别人群和避障等功能。
医院护理部护士长陈宏表示,这款医疗机器人非常智能化,不仅能显著提升病区消毒和物资配送的效率,还能降低医护人员长时间在病区内工作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节省宝贵的防护服和其他紧缺医疗资源,以及医护人员的时间成本。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您认为疫情结束后,机器人市场是否会迎来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