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扫地机器人行业巨头iRobot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科林·安格(Colin Angle)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透露,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公司在中国的工厂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生产,并计划增加线上销售渠道。科林认为,中国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场依然具有巨大潜力。
目前,家庭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随着国内品牌如小米、科沃斯等的崛起。iRobot选择在技术和服务方面寻求差异化发展,尤其重视对家庭环境和空间的理解与探索。科林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未来的扫地机器人可能会具备更复杂的移动功能,例如能够提供从冰箱取饮料等服务的机器人可能在未来5至8年内进入家庭。
3月8日,iRobot首次将其在中国的发布会移至线上,发布了新款售价接近万元的扫地机器人。该产品不仅延续了自动集尘袋的功能,还采用了独特的半方半圆形设计,以便更好地清扫墙角灰尘,同时扩大了清扫面积的三分之一。此外,新产品的软件系统也得到了优化,用户每三个月可以升级一次软件,以保持功能更新。
科林指出,iRobot正持续投资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视觉理解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旨在通过智能化实现个性化体验。他认为,未来的产品差异化将主要体现在软件方面,精准清洁和精准控制将是关键。iRobot相信,扫地机器人市场将持续快速发展。
疫情对iRobot在中国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线下销售受到了百货商店营业时间调整的影响。对此,iRobot迅速调整策略,利用线上渠道如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和抖音等进行推广。科林表示,高端消费人群的购买行为和决策并未受到太大影响,iRobot希望通过增加线上推广力度来弥补线下销售额的损失。
虽然中国市场上存在许多低价产品,但iRobot的战略重心仍然放在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场。科林提到,iRobot在全球价格超过2000元的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60%的份额。在中国市场,尽管低价产品众多,但iRobot专注于高端市场,这一策略为其带来了良好的业务增长。
根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1日,iRobot在中国大陆线上市场的销售额排名第五,仅次于科沃斯、小米、石头和美的。今年以来,iRobot的市场份额提升了3.42个百分点,平均售价提高了314元至3636元,成为五个品牌中售价最高的产品。
科林认为,未来产品的差异化将主要体现在软件层面。iRobot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4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12%。新产品采用3D传感器建立模型,帮助机器人更好地了解地板和角落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清洁策略。例如,当机器人遇到内角时,会停留一秒钟,让边刷充分清理后再转弯。
科林透露,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控制扫地机器人,指定需要清扫的房间和时间,甚至可以设置清洁禁区,防止扫地机器人打翻水盆。此外,iRobot每隔几个月就会对产品进行软件升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下载新的功能。这使得扫地机器人不仅仅具备基本的清洁功能,还能提供更多附加功能,类似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模式。
展望未来,科林认为,要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其所在的空间和环境,这是实现更复杂任务的关键。例如,未来的机器人可以被设计成能够在家中取物,如从冰箱取饮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机器人必须首先学会了解其所处的空间和环境。科林认为,扫地机器人已经在掌握空间和环境认知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未来5至8年内,带手臂的机器人有望在家居环境中实现这些功能,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